第一百二十章 扑街怎么这么坏啊?
第一百二十章 扑街怎么这么坏啊? (第2/2页)这也在余惟的预料之中吗?
就在祁洛桉感慨他心思细腻的时候,余惟已经开始讲故事了。
野野口修和日高邦彦是邻居兼同学,长大后,日高成了畅销书作家,野野口却是个平庸的语文老师。
虽然日高帮他介绍编辑、圆作家梦,但野野口这个老扑街心里早被嫉妒烧穿了。
日高在移居加拿大前夜被杀,刑警通过现场烟头等证据锁定凶手为日高的好友野野口,但野野口对作案动机缄口不言。
随着调查深入,警察发现野野口伪造了“被迫成为影子写手“的假象,他谎称与日高亡妻有染,遭日高胁迫代笔,以此掩饰真实动机。
真相最终揭晓,野野口因嫉妒日高的才华与成功,精心策划谋杀并诬陷对方剽窃、虐待妻子,意图彻底摧毁其名誉。
其动机仅源于一句“总之我就是看他不爽”……
“卧槽,扑街怎么这么坏啊?”
祁洛桉有点被这个故事吓到了,不是跳脸的惊吓,而是那种细思极恐。
日高从没做错任何事,他的优秀和善良,在野野口眼里全是原罪。
与传统悬疑中“利益驱动”的动机不同,也没有所谓的复仇和恩怨,余惟这个故事里,凶手作恶的目的只是单纯的恶意。
都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这种情况相当于是恶鬼缠身了,谁也没惹,对方看你不顺眼攮你一刀……
毫无根据的恶意甚至难以防范,细想之下确实让人头皮发麻,毕竟生活中的很多意外确实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
“尬黑了啊,我们扑街可没这么坏,这只是。”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恶意》甚至不能算是推理,它自始至终都不是让读者猜凶手。
《恶意》就像洋葱一样,整个事件读者都知道,它一层层地剥开,每一次读者都知道:凶手绝对是野野口修。
但每一层被剥开后的震撼,对心灵的冲击,以致读完整本之后的反思,才是东野圭吾的目的。
与其说悬疑有多精妙绝伦,倒不如说它对于人性的解构很到位。
至少余惟看到最后的结局是被震撼到的,甚至有点些微的不安全感。
“真没那么坏?”
祁洛桉若有所思的问道:“可是我听说网文作者会举报别人的书诶,看到别人成绩好还要说狗运和刷数据……”
“大胆!”
这是可以说的吗?
只能说社会性嫉妒的普遍存在,正如《恶意》中强调“负面情绪初始细微,结束时却澎湃如烈火”。
普通人的嫉妒心也确实存在,但一般情况下也不至于像里那么离谱。
没有天时地利人和,这本《恶意》现在写出来肯定没法在地球一样火爆,但依旧值得一看。
再加上余惟自带的话题性,这本书火起来应该不成问题。
“行吧,你等会把角色名给我发一下,你刚才讲太快我没记住……”
祁洛桉甚至有些迫不及待去写作,余惟这个《恶意》的故事非常不错,反转很多还有人性的思考,到时候一定有不小的反响。
到时候自己这本《扑街老在意数据干嘛?》,也算是提前把余惟的作品带入大众视野了。
这个故事太适合她的开篇了,扑街作者的崛起之路,就需要一个以作者为线索的作品。
也不知道余惟脑瓜子是怎么长的,居然真的能想出一个关于扑街的……
挂断电话后祁洛桉就热火朝天的跑去继续写开头了,她没有多少创作经验,但听完故事确实有一点表达欲。
一群杂鱼作者居然敢嫉妒我们卫羽,狠狠地写书讽刺你们!
祁洛桉写这本书绝对是带入了的,她接手了耄耋账号以后,发现私信里有不少黑子控诉余惟。
当时那些人还不知道这是余惟的小号,其中也有不少网文作者说他扰乱市场。
引来的都是新用户哪扰乱市场了?
她看到这些话其实很生气,不过为了余惟着想又不能真骂回去,于是才有了这本书的灵感。
一群杂鱼作者居然敢嫉妒我们余惟,狠狠地写书讽刺你们!
“这孩子,或许能成为火影。”
余惟也没想到祁洛桉这么认真,看这架势似乎已经做好准备成为一名光荣的扑街了……
他顺手把小号的账号密码发了过去,让祁洛桉自己看着写,想什么时候开书就什么时候开。
都让人家当作品产出点了,这点自由度还是要给的,只要把自己想要的作品塞进去,剩下的她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别被封就行。
余惟已经预料到祁洛桉开书后评论区的盛况了。
“神人作者,写文娱自己编作品,毒发身亡!”
到时候他一定去评论区回个“史”,以报当时之仇……
如果我俩角色互换,我会让你看看什么叫残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