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我和皇上爬过墙【求月票】
第一百八十三章 我和皇上爬过墙【求月票】 (第2/2页)“老奴倒觉得那些人反倒好说,最不好对付的其实是这些挨了打的官员才对。”
“这话什么意思?”
“你们也不好好想想,这些当官儿的干什么来了,这回他们挨了打,岂不是越发坐实了这个年轻詹事掌握特权的危害?”
“这事回头传扬出去,只怕不光是朝里闹,坊间怕是要闹的更大。”
“老奴怀疑这些当官儿的根本就是顺势而为,经过这件事,这年轻詹事的名声一下就坏了透了,皇上不还是一样得把那西缉事厂的特权给撤回去,否则如何平息事态……”
正当几个老太监聊得口沫横飞的时候。
“梆梆梆!”
下面传来敲梯子的声音,几人不耐的扭头向下看去,却见下面站了一个身着斗牛袍的中年公公正瞪着眼怒目而视:
“乱嚼舌根,滚下来!”
“黄公公!”
有人瞬间认出了黄锦,几个人顿时吓得面色煞白,却又见黄锦身后还站着四个人,一个身着皮弁服,三个一身绯袍……
一个黄锦已经足以吓到他们肝颤,没想到皇上竟然也来了,还带来了三个朝中大员!
再想到他们刚才说的那些妄言……
几个老太监只觉得尿意汹涌,一个个忙不迭连滚带爬的从梯子上滑落下来,“噗通”一声跪在地上磕头告饶:
“奴婢该死,皇爷恕罪!”
“闭上嘴!”
黄锦立刻喝住了他们,免得他们声音太大惊动了詹事府和那干朝臣,然后偷偷瞄了朱厚熜一眼,见他没什么反应,这才一脚踢过去骂道:
“都滚去祠堂里掌嘴五十,一对一互相掌!”
“谢皇爷开恩!”
几个老太监顿时如蒙大赦,却已经有人腿软到无法站立,只得互相搀扶着起身退下。
这的确已经是黄锦格外开恩了,说是他们的救命恩人都不为过。
平日里若是有宫里的太监像他们今日这般妄议时事,还不小心被皇上听见,即使皇上不表态,上面的掌印公公八成也会当夜就将他们送去中官坟处理。
而黄锦此刻命他们掌了嘴,就算罚过了,这事也算揭过去了……
只是他们还有些事想不明白:
皇上虽痴迷玄修,但这宫里的神祠和寻常百姓家里的灶君性质差不多,根本就不会亲自前来,今日怎会忽然驾到?
来就来吧,为何没有带仪仗,也没有提前通知,就这么悄咪咪的来了,还悄咪咪的摸到了他们身后?
还有!
为何是是一对一互相掌嘴,以往宫里掌嘴可都是自己掌自己的不是?
……
片刻之后。
“……”
与刚才那四个老太监不同,朱厚熜和翟銮、许赞和张璧三人虽也爬上了梯子,趴在墙头上暗中观察。
但此刻翟銮、许赞和张璧三人却依旧极为拘谨,不敢擅自发表评论不说,就连踩着的梯子也自觉比朱厚熜矮了一级,只能探出半个脑袋踮着脚努力向外望。
而黄锦则留在下面,小心翼翼的扶着朱厚熜的梯子,不敢有丝毫松懈。
毕竟这事是在他的提议下搞出来的,万一不慎让朱厚熜摔了,那他这个始作俑者肯定首当其冲……
“你们也看看那两个,果然是打急眼了,那神态……只怕今日之后便老死不相往来了吧。”
朱厚熜竟忽然像刚才那四个老太监一样有了分享欲,抬手指着外面说道。
回头却见翟銮、许赞和张璧三人艰难的踮脚,尤其翟銮和许赞的年纪颇大,还又颇为照顾的开恩:
“再上一级才能看清,朕恕你们无罪便是。”
“谢君父……”
三人相视苦笑,只得遵旨照做。
这都是什么事啊?
他们好歹也是朝廷一品二品大员,竟要和皇上一同做贼似的趴在墙头上的暗中观察,简直有失体统。
不过皇上都能不顾威仪做出这种事来,他们又怎好在这里端着……
不过话再说回来,纵观古今能与皇上如此亲近的大臣又有几个,这应该也算是一种特殊的恩宠了吧?
然后他们就想起了一句诗: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一级梯子爬上去,视野果然瞬间开阔,外面的情景一览无余。
更妙的是,他们所在的地方正有树冠遮蔽过来,他们就像是藏在树冠里面向外张望一般,能够看清楚外面的情况,外面却很难看清楚这边有人。
真是不得不承认,黄锦是真会选地方,除了行为上有些不雅之外,挑不出任何毛病。
但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即使没有更上一层楼,他们也已经可以确定,情况与黄锦此前所说的一般无二,这些朝臣真就在老老实实的互相打板子!
这……
如今亲眼所见,却反倒让他们的魔幻感觉越发强烈。
翟銮和许赞都是弘治年间的进士,经历了弘治、正德、嘉靖三朝。
张璧虽然略微年轻一些,但也是正德六年的进士,也经历了两朝。
尤其是翟銮和许赞,两人都熬过了正德年间大太监刘瑾专政的时期,那也是西厂恢复建制、由刘瑾一人提督的时期。
因此没有人比他们更有发言权。
就这么说吧,就算是当年的刘瑾也干不出这种事来,既不敢,也没有这个能耐!
所以……
三人下意识的移动目光焦点,最后齐齐聚焦在了詹事府墙头上身着绯袍、胸绣孔雀、手中还拿着一个喇叭的年轻后生。
不管此前是否见过鄢懋卿,他们此刻都不难确定这个年轻后生就是鄢懋卿……
下一刻。
朱厚熜忽然又开口问道:
“你们觉得,刚才那几个老奴婢所言是否合理?”
“这……”
三人又是一怔,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回答。
只能说是既合理,又不合理。
的确!
经过此事之后,只要合理利用起来,一定越发可以坐实西厂特权的危害,在朝野之间掀起更大的舆情,这可以算是一招无解的以退为进。
但是这也无法解释,这些朝臣为何“顺势而为”?
究竟是什么势,又是多大的势,才能逼得这些朝臣不得不做到这一步?
又或者说,皇上自己有没有这么大的势?
这一刻,三人都是心头一紧……
这个鄢懋卿必有不为人知的过人之处,远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