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0 章 我老赵又行了
第 310 章 我老赵又行了 (第2/2页)最近因为东部地区成本上涨和扩产用地紧张,他们有意在内陆寻找新的生产基地。
我觉得,他们的产品技术含量不错,符合你提到的高端制造业方向。”
李毅飞眼睛一亮:“鑫华科技?我好像有点印象,规模和发展前景怎么样?”
“年产值大概十个亿左右,员工五六百人,关键是技术很扎实,有几项核心专利,属于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如果能引来,对阴铁市产业配套的提升会很有帮助。”苏舒介绍道,“他们的创始人陈总,是个技术出身的企业家,比较务实,看重的是成本、效率和地方政府是否靠谱。”
“太好了,这是个优质项目!”李毅飞立刻有了决断,“小舒,麻烦你尽快帮忙牵个线,安排我和陈总见一面,地点可以由他定,我去拜访他!”
“没问题,我来安排。”苏舒爽快答应。
三天后,李毅飞带着分管工信的副市长、发改委主任和经开区主任,轻车简从,直接飞抵鑫华科技所在的城市。
他没有惊动当地政府,而是直接到了企业拜访。
在鑫华科技的会议室里,李毅飞没有过多寒暄,直接摊开了带来的资料:“陈总,久仰。
我是阴铁市市长李毅飞,这是我们阴铁市的基本情况、产业规划,以及我们为贵公司量身草拟的落地方案建议书。”
陈总是一位戴着眼镜、气质儒雅的中年人,他有些惊讶于这位年轻市长的直接和高效,他接过材料,仔细翻阅起来。
李毅飞在一旁补充道:“我们研究了贵公司的情况。
阴铁可以提供的,一是现已平整好的200亩工业用地,可以根据你们的需求定制标准厂房,租金和土地价格,我可以承诺给到最具竞争力的条件;
二是稳定的电力供应和相对低廉的能源成本;
三是我们正在打造的‘项目首席服务官’制度,从注册、环评、建设到招工,政府派专人帮你们跑腿协调;
四是周边五小时物流圈内,有你们的多家重要客户。”
李毅飞顿了顿,看着陈总的眼睛,诚恳地说:“我知道,和东部发达地区比,阴铁的基础设施和配套可能还有差距。
但我可以向您保证,在阴铁市,您的企业将会是市委市政府重点服务的‘座上宾’,绝不会遇到吃拿卡要、推诿扯皮的事情,这是我的承诺。”
陈总沉吟了片刻,问道:“李市长,您的诚意我很感动。
不过,企业的生存发展,最终靠的是市场和利润。
人才问题怎么解决?我们需要相当数量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
“人才方面,我们有三管齐下的方案。”李毅飞显然有备而来,“第一,我们市里有职业技术院校,可以开设订单班,为你们定向培养技术工人;
第二,对于核心管理和技术人才,我们有人才公寓和安家补贴政策;
第三,我们鼓励企业将研发部门留在东部,将生产基地放在阴铁,形成‘前店后厂’的模式,我们同样支持,关键是先让制造环节落地生根!”
这次会谈,持续了将近三个小时。
李毅飞务实、专业、不回避问题且解决问题的态度,给陈总留下了深刻印象。
临走时,陈总握着李毅飞的手说:“李市长,您是我见过的,最懂企业、最高效务实的地方官之一。
就冲您这份诚意和专业,我们一定尽快组织团队去阴铁实地考察!”
“扫榻以待!”李毅飞笑着回应。
在返程的飞机上,随行的干部们都有些兴奋,感觉这个项目很有希望。
李毅飞却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
这仅仅是开始,考察、谈判、落地……后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不可能每一个项目都如此顺利。
果然,李毅飞回到阴铁市没多久,秘书小刘就送来了一份报告,是关于另一个招商小组在珠三角对接一个电子元器件项目时遇到的困难。
对方提出了极为苛刻的条件,几乎是要地方政府完全兜底。
李毅飞快速浏览后,批示道:“招商引资要有热情,但也要有底线。
不符合我们产业导向、条件过于苛刻、潜在风险过大的项目,宁可不要。
告诉招商组的同志,保持接触,但原则问题不能让步。
我们的目标是引来会下蛋的母鸡,而不是需要一直喂食的巨婴。”
批示刚发下去,市委办打来电话,通知明天上午召开书记碰头会,赵国强书记想听取近期招商引资工作的汇报。
李毅飞放下电话,嘴角泛起一丝了然的笑意。
赵国强一直在关注着自己的动向。
这次“招商引资百日攻坚”动作不小,必然会引起书记的注意。
明天的碰头会,既是一次汇报,也可能是一次新的“考场”。
老赵感觉自己又行了,真是记吃不记打。(风停了雨停了老赵感觉自己又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