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无效的‘你好’和草稿纸
第九章 无效的‘你好’和草稿纸 (第1/2页)篮球场边那近乎羞辱的忽视,与自习室外那短暂却足以让她心惊肉跳的“对视”,像冰与火的两极,在叶宁熙心里反复交织,煎熬着她。她时而觉得自己卑微如尘,时而又从那一点点微不足道的、甚至可能只是自我安慰的“交集”中,汲取到继续仰望的勇气。
这种反复无常的情绪,直接体现在她的草稿纸上。
数学作业的空白处,物理公式的间隙里,甚至英语作文的背面,开始频繁地出现两个无意识的字迹。有时是清晰工整的“SY”,那是她内心谨慎的缩写;有时是凌乱潦草的“沈时宴”,那是她思绪翻涌时的失控;更多的时候,是无数个反复描画、又被重重划掉、几乎要透纸背的“S”,像一个找不到出口的迷宫,困住了她所有的心事。
她总是在写下之后迅速惊醒,像是怕被旁人窥破秘密,用其他演算过程慌乱地覆盖掉,或者干脆把那页纸撕下来,揉成一团,紧紧攥在手心,直到指节发白。但下一次,笔尖又会不受控制地滑向那个名字。
她开始了一场一个人的战争,对手是她自己日益膨胀的情感。
她痛恨自己的怯懦。在篮球场边,她可以站成一座雕像,却不敢在他目光扫过时抬起眼回应。在自习室外,她可以像个偷窥者般铭记他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却不敢叩响那扇门,问一道或许他轻易就能解答的题目。
她渴望一次真正的、面对面的交流。不需要多么深入,哪怕只是一句“你好”,或者关于一道题的讨论,只要他能真正地“看见”她一眼,不是掠过,不是无视,而是确确实实地意识到她的存在。
这个念头一旦生根,便疯狂滋长。
她开始精心策划一场“偶遇”。地点不能是众目睽睽的篮球场,也不能是容易暴露的自习室走廊。最好是在一个安静的、人少的、但又合乎情理的地方。
她选择了教师办公室外的走廊。数学老师是他们的共同任课老师,下课去问问题,再正常不过。她计算着时间,打听了他班这节课也是数学课,并且知道他有课后去办公室问问题的习惯。
那一天,她的心跳从早晨就开始失常。数学课上,老师讲的内容她一个字都没听进去,全部心神都用来预演即将到来的“偶遇”。她该说什么?是直接说“你好,沈时宴同学”?还是假装不经意地抬头,露出一个惊讶的表情?或者,干脆就直接讨论问题?
她的手心一直湿漉漉的,攥着的笔滑得几乎握不住。
下课铃响,她像是被推上了战场的士兵,深吸一口气,拿起早就准备好的、在上面圈出了好几道其实她自己已经会了的题目的练习册,脚步虚浮地走向教师办公室。
走廊里人来人往。她靠在办公室门外不远处的墙边,假装在看题,眼角的余光却死死锁定着楼梯口的方向。每一秒都变得无比漫长,她的心脏跳得又重又快,几乎要撞破胸膛。
他会出现吗?万一他不来呢?万一他直接从另一边楼梯走了呢?
就在她快要被自己的紧张压垮时,那个熟悉的身影出现了。他单肩背着书包,手里也拿着一本数学练习册,正和身边的一个男生说着什么,脸上带着轻松随意的表情。
叶宁熙瞬间屏住了呼吸,猛地低下头,死死盯着练习册上的题目,那些数字和符号扭曲成一团,根本无法进入大脑。她能感觉到自己的脸颊在以惊人的速度升温。
脚步声越来越近。她的心脏快要从喉咙里跳出来了。
机会只有一次。等他走到身边,她就自然地抬起头,打个招呼……
他越来越近,已经能听到他和同伴说话的具体内容,是关于刚才课上的一道难题。
五步,四步,三步……
他走到了她的面前。
叶宁熙的心脏骤然缩紧,全身的血液似乎都涌向了头部。她猛地抬起头,嘴唇颤抖着,那个排练了无数次的、简单的“你好”就堵在喉咙口——
然而,就在她抬头的瞬间,他的目光极其自然地、没有任何停顿地,从她头顶上方掠了过去,仿佛她只是一团空气。他继续和同伴说着话,脚步甚至没有放慢一丝一毫,直接从她面前走了过去。
“……所以那个辅助线应该那么添,不然根本证不出来。”他的声音清晰地传来,带着讨论学术问题时的专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