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旧案昭雪,尘埃落定
第一百六十七章 旧案昭雪,尘埃落定 (第2/2页)侍卫领命离去后,黄玉卿端着一碗热粥走进来。粥里加了空间种植的红枣,香甜的气息弥漫在书房里。“念安派人送来消息,说西域那边,罗刹国的残部又开始蠢蠢欲动了。”她将粥碗放在萧劲衍面前,“他们在边境集结了不少兵力,似乎想趁着我们刚结束战争,趁机反扑。”
萧劲衍接过粥碗,眉头微蹙。罗刹国虽然战败,但根基未损,如今趁虚而入,确实是个麻烦。“让念安加强边防戒备,”他喝了一口粥,温热的粥水滑过喉咙,“另外,让念北从商会调一批物资,送到西域前线,确保粮草充足。”
黄玉卿点头,她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庭院里玩耍的孙辈。大孙子萧承宇正拿着一把小木剑,模仿着萧明轩练兵的模样,小孙女萧承玥则蹲在花坛边,小心翼翼地护着刚冒芽的花苗。
“孩子们都长大了,”黄玉卿轻声感叹,“承宇这孩子,跟明轩小时候一样,对兵法格外感兴趣。”
萧劲衍走到她身边,顺着她的目光望去,眼中满是笑意:“明轩在西域都护府,把那边治理得井井有条。承宇若是愿意,将来也可以去西域历练历练。”
正说着,门外传来脚步声。管家匆匆走进来,手里拿着一封密信:“王爷,夫人,京中传来消息,柳国公看完信后,当天便病倒了。柳家派人来求,想请夫人派一位太医去京中诊治。”
黄玉卿与萧劲衍对视一眼,眼中都闪过一丝了然。柳国公定是从信中察觉到了什么,又惊又怕,才会一病不起。“让李太医去一趟吧,”黄玉卿说,“嘱咐李太医,只治病,不多言。”
管家领命离去后,萧劲衍拿起案上的密信,是念安从西域送来的。信中说,罗刹国的残部背后,似乎有中原势力在暗中支持——他们使用的武器,竟是当年朝廷赐给某位边将的制式兵器。
“中原势力……”萧劲衍皱起眉头,“会是谁?”
黄玉卿接过密信,仔细看了一遍。信中提到,那些武器上刻着“镇南”二字,正是镇南侯府的标记。镇南侯常年驻守南疆,与朔北素来无往来,如今却暗中支持罗刹国,实在可疑。
“看来京中并不太平,”黄玉卿将密信折好,“镇南侯此举,或许是想借罗刹国的手,削弱我们的势力。”
萧劲衍点头,他走到案前,提笔写下一封回信:“让念安暗中调查镇南侯与罗刹国的联系,务必查清他们的目的。另外,让明轩从西域调一支骑兵,驻守在边境,以防不测。”
写完信,他抬头看向黄玉卿,眼中带着一丝担忧:“镇南侯在南疆经营多年,势力庞大。若他真的与罗刹国勾结,恐怕会给我们带来不小的麻烦。”
黄玉卿走到他身边,轻轻握住他的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们在朔北经营了这么多年,军民同心,就算镇南侯真的要动手,我们也未必怕他。”
萧劲衍看着她眼中的坚定,心中的担忧渐渐消散。他想起当年在边关,他们一起抵御北境敌国时的场景——那时的他们,只有一座小小的堡垒,却能靠着军民同心,一次次击退强敌。如今的朔北,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他们有强大的军队,繁荣的经济,还有无数信任他们的百姓。
“你说得对,”萧劲衍握紧她的手,“只要我们夫妻同心,孩子们齐心协力,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
窗外的阳光越发温暖,庭院里传来孙辈们清脆的笑声。黄玉卿望着眼前的景象,忽然觉得,老将军当年的心愿,或许早已实现——他们守护了朔北,守护了家人,也守护了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
而那些潜藏在暗处的危机,那些尚未揭开的秘密,不过是他们漫长人生中的又一场考验。只要他们始终记得初心,始终携手并肩,就一定能将所有的风浪,都化为岁月静好中的一抹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