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暖玉藏秘,雪夜传心
第一百七十一章 暖玉藏秘,雪夜传心 (第2/2页)念北握紧暖玉,掌心传来玉的温度,也传来母亲的嘱托。她忽然明白,母亲之前总说“等你再大些”,不是推脱,而是在等她足够沉稳,足够有担当,能扛得起这份秘密与责任。“母亲放心,女儿定不会辜负您的托付。”她的声音有些哑,却格外坚定。
黄玉卿看着女儿,眼中泛起淡淡的泪光。她知道,这秘密一旦交出,念北就再也不能只做个安稳的商行掌事,往后的日子里,她要在商场的风波里,还要护着这空间,护着朔北的根基。可她别无选择——萧劲衍已卸去兵权,她年事渐高,这秘密总要有人接手,而念北,是她唯一的选择。
“你随我来。”黄玉卿牵着念北的手,走到谷地深处的一间石屋前。石屋的门是铜制的,刻着复杂的花纹,与其他石屋不同。黄玉卿从怀中取出一枚小小的铜匙,打开门锁,推开门——屋内没有别的,只有一张石桌,桌上摆着几卷图纸和一个木盒。
“这是空间里最隐秘的东西。”黄玉卿拿起一卷图纸,递给念北,“你看看。”
念北展开图纸,上面画着的是火器的样式——比朔北工坊造的火铳更精巧,炮身更长,旁边还标注着一些她看不懂的符号。“这是……”
“是罗刹国的火器图纸。”黄玉卿的声音沉了下来,“去年你父亲在罗刹国军营里缴获的,只有残页,我把它放在这里保存。你看这里——”她指着图纸上的一个符号,“这是他们新研发的火药配方标记,比我们现在用的威力大两倍不止。”
念北的心跳猛地一紧。她之前只知道罗刹国残部在极西草原聚集,却没想到他们还在研发更先进的火器。若这些图纸真的能造出武器,那下次罗刹国再来,朔北的边防将面临更大的威胁。
“这就是我让你查那支不明商队的原因。”黄玉卿收起图纸,眼神凝重,“我怀疑,那支商队是罗刹国的人,他们囤积皮毛,不是为了买卖,是为了做防寒的军衣——他们在为冬天的行动做准备。”
这是黄玉卿埋下的第一个新隐患——罗刹国的威胁不仅是残部聚集,更是武器升级与战前准备,将念北的商行事务与边疆危机紧密相连。
念北握着图纸,指尖有些发凉。她忽然想起西域分号说的,那支商队用的是中原商号的印信——难道中原有人在暗中帮罗刹国?她刚要开口,黄玉卿却先一步拿起桌上的木盒,递给她。
“这里面是老将军当年要找的证据副本。”黄玉卿轻声说,解答了之前“老将军遗愿”的部分伏笔,“当年暗算老将军的那位勋贵,在中原还有党羽,他们一直在打听朔北的动静,尤其是商行的运作。你日后在中原经商,要格外小心,别让他们发现空间的痕迹。”
念北打开木盒,里面是几页泛黄的信纸,上面写着当年那位勋贵与朝中官员的往来密信,字迹潦草,却字字透着阴狠。她快速看完,将木盒合上,心中了然——母亲不仅传了她空间,还传了她应对中原暗流的线索,这份托付,比她想象的更重。
“母亲,中原的商号……”念北刚想问,黄玉卿却摇了摇头,示意她不用说下去。
“有些事,要你自己去查。”黄玉卿的语气温和,却带着一丝严肃,“我能帮你的,是把秘密和线索交给你,往后的路,要你自己走。你记住,商行不仅是赚钱的地方,也是朔北的眼线——商路通哪里,你的眼睛就要看到哪里。”
念北点头,将图纸和木盒放回石屋,心中已有了打算——回去就让西域分号的人盯紧那支商队,再派人去中原查那间商号的底细,绝不能让罗刹国和中原的暗流威胁到朔北。
两人走出空间,回到书房时,窗外的太阳已升到半空,晨光更暖了。黄玉卿看着念北掌心的暖玉,忽然想起自己刚接手这玉时的模样——那时她也像念北一样,震惊又惶恐,是萧劲衍握着她的手,说“别怕,我们一起护着朔北”。如今,她也成了那个传递力量的人。
“时候不早了,你去忙吧。”黄玉卿端起案上的茶,抿了一口,“记住,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要沉住气——你身后有朔北,有我们。”
念北起身,再次屈膝行礼,这次的动作比来时更郑重。她握着暖玉,走出书房时,见廊下的红梅开得更艳了,雪粒落在花瓣上,晶莹剔透。她抬头望向远处的雪山,心中忽然涌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这枚玉,这份秘密,她定要护好,定要像母亲和父亲一样,守护好这片繁华的朔北。
刚走到廊尽头,就见丫鬟匆匆走来,神色有些急:“小姐,边防传来消息,萧将军在雁门关发现了罗刹国的哨探,还截获了一封密信,说要您去王府议事。”
念北心中一凛——果然,罗刹国的动作比想象的更快。她握紧暖玉,转身往议事厅走去,脚步沉稳,再无半分犹豫。
书房里,黄玉卿看着念北的背影消失在廊尽头,指尖轻轻摩挲着案上的《朔北治略》。她知道,念北的路才刚刚开始,往后的风波不会少,但她相信,女儿定能扛过去。窗外的红梅随风轻晃,她忽然想起萧劲衍,想起他今早去边防时说的“等我回来,咱们去庄园煮茶”,嘴角不禁泛起一丝笑意。
只是这份笑意很快淡去——她从袖中取出另一张纸,上面是中原商号的名单,其中一家的名字,与当年暗算老将军的勋贵有关。她将纸揉成团,扔进炭炉,火苗瞬间将纸吞噬,只留下一点灰烬。
中原的暗流,罗刹国的威胁,还有空间的秘密……这盛世之下,从来都不平静。她只希望,孩子们能平安,朔北能安稳,她与萧劲衍,能在庄园里,安安稳稳地煮一壶茶,看一场开春的梅。
风从窗外吹来,带着红梅的香气,也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寒意,漫过书房,漫过王府,漫向远方的雪山与商路,像是在预示着,一场新的风波,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