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剑起处 第二十一章 一碗饺子
第一卷 剑起处 第二十一章 一碗饺子 (第1/2页)大军行进速度不算快,一方面是照顾伤员,另一方面也是稳扎稳打,清扫沿途可能存在的零星狄人溃兵。数日后,车队抵达了一座名为“安瑜”的县城附近。
时近黄昏,凌震岳下令大军在城外依山扎营,严明军纪,不得扰民。安排好防务后,他换上一身寻常的锦袍,来到了叶逍然的营帐外。
叶逍然正倚在床头,擦拭着那根从不离身的铁条。几日调养,他气色好了不少,虽然依旧清瘦,但眼神不再像之前那般死寂,只是多了些沉静的东西。
“小子,能走动了吗?”凌震岳的声音从帐外传来。
叶逍然连忙放下铁条,想要起身:“老将军。”
“不必多礼。”凌震岳摆摆手,掀帘走了进来,目光在他手中的铁条上停留了一瞬,随即笑道:“整日闷在营中也无趣。安瑜县虽小,却以一道‘三鲜饺子’闻名周边。我与昭寒欲进城寻那老店尝一尝,你可要同去?”
叶逍然愣了一下。与凌家祖孙同行?他下意识地想拒绝,自己一个残废的普通小卒,如何能与他们并肩而行?
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凌震岳道:“你救了昭寒,便是我凌家的客人。不必拘泥身份。走吧,尝尝人间烟火,总好过对着这些药罐子。”
他的语气带着一种不容拒绝的温和。这时,凌昭寒也出现在了帐外,她依旧是一身素雅便装,对着叶逍然微微颔首。
叶逍然沉默片刻,最终点了点头:“……好。”
安瑜县城墙不高,透着几分岁月斑驳的痕迹。城门口虽有兵士值守,但看到凌震岳出示的令牌后,立刻恭敬放行。
踏入城内,一股与军营和边关截然不同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虽已是黄昏,街道两旁依旧店铺林立,挑着担子的小贩吆喝着最后的生意,空气中混杂着食物、香料和各种市井的味道。孩童在巷口追逐打闹,归家的人步履匆匆,茶馆酒肆里传出隐约的谈笑声。
这一切,对叶逍然而言,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那种为生计奔波的烟火气,陌生的是这里的安宁与平和,与平安集的破败压抑、边关的血腥肃杀恍如隔世。
凌震岳显然对这里颇为熟悉,领着二人穿街过巷,避开最热闹的主街,拐进了一条青石板铺就的老巷。巷子深处,一家门面不大、招牌被油烟熏得有些发黑的食肆里飘出诱人的香气。
“就是这里了。”凌震岳当先走了进去。
食肆里客人不多,老板是个头发花白的老者,看到凌震岳,先是愣了一下,随即脸上露出惊喜又有些局促的笑容:“哎呦!是……是凌老爷?您可有年头没来了!”
“老周,还是老样子,三份饺子,多放醋。”凌震岳笑着招呼,自顾自地在一张擦得发亮的木桌旁坐下,动作自然得如同寻常老客。
凌昭寒和叶逍然也跟着坐下。凌昭寒姿态依旧端庄,但眼神也柔和了些许,打量着这间充满生活痕迹的小店。叶逍然则有些拘谨,目光扫过墙上简单的菜单和泛黄的价目牌。
很快,三大碗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了上来。皮薄馅足,汤汁清亮,点缀着翠绿的葱花,香气扑鼻。
“快尝尝,这老周的手艺,京城都难找。”凌震岳率先动筷,吃了一口,满足地眯起了眼,哪还有半分金丹大修的威严,完全像个贪嘴的老饕。
凌昭寒斯文地夹起一个,小口品尝,点了点头:“鲜香适中,果然不错。”
叶逍然看着碗里白胖的饺子,氤氲的热气模糊了他的视线。他拿起筷子,夹起一个,吹了吹,小心地咬了一口。鲜美的汤汁瞬间在口中溢开,混合着猪肉、虾仁和不知名野菜的香气,温暖的感觉从胃里升起,蔓延至四肢百骸。
很简单的味道,却让他鼻子莫名有些发酸。他已经记不清,有多久没有这样安心地、坐下来吃一碗热乎乎的食物了。
“如何?”凌震岳笑问。
“……很好。”叶逍然低声道,又埋头吃了两个。
“比你们平安集的吃食如何?”凌震岳似是随口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