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寻找利剑
第二十四章:寻找利剑 (第2/2页)一个刚从政法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名叫“钱程”。
“哎呦,小李老板,你是不知道啊!”那个司机吐着烟圈,神神秘秘地说道,“工商所那个新来的小伙子,叫钱程,可真是个‘古董’!油盐不进啊!”
“我上周去给他们食堂送菜,想着塞给他两包好烟,以后检查的时候,能通融通融。你猜怎么着?他脸一板,硬是给退回来了!还跟我上了一堂什么‘廉洁自律’的思想教育课!搞得我灰头土脸的。”
“还有啊,上上次,他跟着老赵来市场检查。一个卖假冒伪劣调味品的,被他当场抓住,要罚款五百!那老板都快给跪下了,老赵在旁边说尽了好话,他愣是半点面子不给,说‘规定就是规定,谁来说情都没用’!把老赵气得脸都绿了!”
“所里那些老油条,现在都躲着他走。说他是个愣头青,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一心就想搞点大新闻,做出点‘政绩’来,好往上爬。”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当“钱程”这个名字,以及“油盐不进”、“刚正不阿”、“想做政绩”这些标签,传入李谨诚的耳朵时,他的心,猛地狂跳起来!
他知道,他要找的那把“利剑”,出现了!
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充满了理想主义和书生意气,还没被社会的大染缸所污染——这保证了他足够“正”!
他敢当面顶撞老赵,不给任何人情面子——这证明了他足够“硬”!
而最最关键的,他“一心想做出成绩”!
一个有野心、有抱负、却苦于没有机会的年轻人,他最需要的是什么?
是一个能够让他一战成名、建立功勋的“大案子”!
而李谨诚手上这本记录了王文彪团伙累累罪行的“秘密账本”,以及背后牵扯出的官商勾结、欺行霸市的黑幕,不正是为他量身定做的、一份天大的功劳吗?!
这简直是瞌睡遇到了枕头,干柴遇到了烈火!
李谨杜将这个信息,缓缓地告诉了在场的四个人。
黑暗中,所有人的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真的?工商所真的来了这么一号人物?”老张不敢相信地问道。
“千真万确。”李谨诚点头,“而且,我今天,亲眼见到了他。”
为了验证消息的准确性,李谨诚今天在市场里,守了整整一天。
终于,在下午,他等到了那个身影。
那是一个二十四五岁的年轻人,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穿着一身笔挺的蓝色工商制服,显得有几分文弱。他的脸上,还带着一丝未脱的稚气,但眼神,却异常明亮和锐利。
他不像老赵那样,背着手,挺着肚子,四处跟人打哈哈。
他手里拿着一个本子和一支笔,走得很慢,看得很仔细。
他会蹲下来,检查水果摊的包装箱上,有没有标明产地。
他会拿起电子秤的砝码,仔细核对,看看是否存在偏差。
他甚至会走到垃圾堆放点,皱着眉头,记录着市场的卫生问题。
他就像一个格格不入的、认真的异类,行走在这片充满了油滑和敷衍的市井之中。
当他路过李谨杜的摊位时,他停了下来。
他看了一眼摊位上那些无人问津的、新鲜的净菜,又看了一眼摊位前那块因为刘军被打而留下的、已经干涸的暗红色血迹。
他的眉头,皱得更深了。
他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摇了摇头,在本子上,写下了几个字,然后,沉默地走开了。
就是这个眼神!
李谨诚捕捉到了他眼神中那一闪而过的、对混乱秩序的厌恶,和对不公现象的思索!
他可以百分之百地确定,这个叫“钱程”的年轻人,就是那把能够劈开黑暗的、独一无二的“利剑”!
“他……他会帮我们吗?”王大妈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的期盼。
“他会的。”李谨诚的语气,斩钉截铁,“因为,我们不是在求他帮忙。我们,是在给他一个机会。一个让他实现自己抱负的机会。我们和他,有着共同的敌人,也有着共同的利益。”
“那……那我们现在就去找他?”吴屠户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不。”李谨诚摇了摇头,眼神变得无比深邃,“不能就这么直接去找他。”
“为什么?”孙老三不解地问。
“因为,他虽然正直,但他不傻。他是一个体制内的人,凡事都要讲究‘程序’和‘证据’。”李谨诚冷静地分析道,“我们现在,只凭着这个手写的账本,和我们几个人的口头控诉,就这么冒然地找上门去,你觉得,他会相信吗?”
“就算他相信,他敢接吗?一个没有任何实质性铁证的案子,面对的,还是一个在地方上盘根错节的黑恶势力。他一旦接手,就是把自己的政治前途,赌在了我们这几个素不相识的小摊贩身上。换做是你,你敢赌吗?”
李谨诚的话,像一盆冷水,让众人再次冷静了下来。
是啊,人家凭什么相信你?凭什么为你冒险?
“那……那我们该怎么办?”老张急了。
李谨诚看着众人,一字一句地说道:“我们不能让他来‘赌’。我们要做的,是把所有的证据,都准备得妥妥当当,把所有的环节,都设计得天衣无缝。我们要把这件案子,变成一道不是‘风险题’,而是一道‘送分题’!”
“我们要让他看到,扳倒王文彪,不是一件困难重重、需要他赌上一切的冒险。而是一件证据确凿、顺理成章、唾手可得的功劳!”
“所以,在正式接触他之前,我们还需要做一件事。”
李谨诚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了那个小小的账本上。
“我们需要,让这个账本上的每一个字,都变成,铁证!”
众人面面相觑,眼中充满了困惑。
如何,才能让这些记录,变成铁证?
李谨诚没有再多解释。
他站起身,看着远处市工商所那栋在夜色中,亮着几点灯光的办公楼,眼神,变得像鹰一样锐利。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真正的“合纵连横”,真正的“密织天罗”,才算正式开始。
寻找利剑,只是第一步。
接下来,他要做的,是如何“喂剑”,如何“递剑”,以及,如何与这把剑,共舞!
一个大胆的、环环相扣的计划,在他的脑海中,已经悄然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