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春潮涌动处,梦想再启航
第二十章 春潮涌动处,梦想再启航 (第1/2页)正月的云南宁蒗县,年味还没散尽,山间的积雪却已开始悄悄消融。妞妞家的小院里,红灯笼还挂在门框上,她正趴在木桌上,给肯尼亚的卡玛写回信。信纸旁边,放着一枚用红绳系着的向日葵籽吊坠——那是她用去年收获的向日葵籽打磨而成,打算寄给卡玛当新年礼物。
“卡玛,新年快乐!”妞妞一笔一画地写着,“我们这里过年会吃饺子、贴春联,爸爸还带我去山上放了烟花,烟花在天上炸开的时候,像极了草原上的星星。你说你们那里过年会跳传统舞蹈,还会围着火堆唱歌,我真希望能亲眼看看。对了,叶老师说,今年三月‘中非教育公益论坛’召开的时候,你和阿米娜会来中国,到时候我一定要带你吃最香的饺子,带你去看我们家乡的向日葵田,虽然现在它们还没发芽,但我能想象到夏天金灿灿的样子。”
写完信,妞妞小心翼翼地把信纸折好,放进信封里,又把向日葵籽吊坠塞了进去。她走到院子里,抬头望着远处的雪山,心里满是期待——这是她第一次盼着春天快点来,不仅因为春天能看到漫山的野花,更因为春天能见到远道而来的朋友。
同一时间的北京,叶菲的公益基金办公室里,工作人员们正忙着筹备“中非教育公益论坛”。会议室的白板上,写满了论坛的流程安排,从嘉宾邀请到议程设置,每一个细节都被反复打磨。叶菲拿着一份嘉宾名单,逐行确认着:“肯尼亚教育部的代表已经确认参会,乌干达和卢旺达的公益组织也会派代表过来,还有国内的十位校长,他们都想把‘启智班’的经验带回自己的学校。”
“叶老师,这是‘中非友谊学校’的设计方案,”王剑拿着一叠图纸走进来,“中国建筑设计院的团队结合了肯尼亚的传统建筑风格和现代教学需求,设计了开放式的教室和户外实践区,还特意留了一片土地,用来种咱们去年从云南带来的向日葵籽和北京的槐树籽。”
叶菲接过图纸,翻到校园规划图那一页,眼睛亮了起来:“这个设计真好!开放式教室能让孩子们更好地亲近自然,户外实践区还能用来做科学实验,种上向日葵和槐树,等夏天来了,孩子们就能在树荫下学习、玩耍,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自在。”
两人正讨论着,念菲拿着一摞厚厚的资料走进来:“‘跨文化游戏化教学’课程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我们把中国的剪纸、书法,非洲的木雕、鼓乐,还有法国的绘画都融入了游戏里。比如‘文化拼图’游戏,孩子们需要把不同国家的文化元素拼在一起,既能学习知识,又能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还有‘梦想接力’游戏,每个孩子说出自己的梦想,其他孩子要帮忙想实现梦想的办法,这样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陈默也跟着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份“中外青少年结对计划”:“我联系了国内十所‘启智班’和非洲五所‘启智班’,打算让中国孩子和非洲孩子结成对子,通过书信、视频的方式交流学习。等‘中非友谊学校’建成后,还会组织他们互相参观,让他们亲身体验不同国家的生活。”
办公室里,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落在一张张充满希望的图纸和资料上。叶菲看着身边忙碌的伙伴们,心里满是温暖——从最初的“启智班”,到现在的“中非教育公益论坛”和“中非友谊学校”,这条路他们走了两年多,遇到过不少困难,但每次看到孩子们的笑脸,看到公益项目一点点落地,所有的辛苦都变成了值得。
三月的北京,春风拂面,“中非教育公益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如期举行。开幕式当天,来自中国、肯尼亚、乌干达、卢旺达等二十多个国家的教育工作者、公益人士和青少年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教育公益的未来发展。
妞妞穿着一身崭新的民族服装,和卡玛、阿米娜一起坐在观众席上。当叶菲走上讲台,开始介绍“启智班”的发展历程时,妞妞的眼睛一直盯着大屏幕——屏幕上播放着云南“启智班”孩子们上课的场景,播放着肯尼亚“启智班”孩子们做科学实验的画面,还有上海“中外青少年文化交流营”里,不同国家孩子一起欢笑的瞬间。
“教育是跨越国界的桥梁,也是点亮梦想的火种,”叶菲的声音温柔而坚定,“两年来,‘启智班’从中国的大山深处走到非洲的草原之上,从最初的一个班级发展到现在的二十多个班级,帮助了上千名孩子。未来,我们希望能在更多国家设立‘启智班’,建设更多‘中非友谊学校’,让更多孩子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让梦想的种子在全世界生根发芽。”
叶菲的话音刚落,台下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卡玛拉着妞妞的手,激动地说:“妞妞,你看!咱们的‘启智班’被这么多人认可,以后一定会有更多非洲孩子能像我们一样,在‘启智班’里快乐学习,实现梦想。”
阿米娜也笑着说:“等‘中非友谊学校’建成后,我要在那里当志愿者,教孩子们卫生知识,就像中国志愿者姐姐教我一样。”
论坛期间,妞妞和卡玛、阿米娜还参加了“青少年梦想分享会”。轮到妞妞发言时,她拿着自己写的《大山里的外交官》续篇,声音响亮地说:“我以前觉得,大山外面的世界离我很远,梦想更是遥不可及。但自从有了‘启智班’,自从认识了卡玛、阿米娜和莉莉,我知道了梦想不分国界,只要努力,就能实现。我以后想当一名外交官,促进中国和非洲的教育合作,让更多孩子能有学上,让更多友谊能跨越山海。”
妞妞的发言赢得了台下阵阵掌声,一位来自法国的教育专家站起来说:“你的故事让我很感动,也让我看到了教育的力量。我们法国的教育机构愿意和你们合作,把‘跨文化游戏化教学’课程引入法国的学校,让更多法国孩子了解中国和非洲的文化,和你们成为朋友。”
论坛结束后,妞妞带着卡玛和阿米娜回了云南宁蒗县。当汽车驶进山区,卡玛看着窗外连绵的青山和潺潺的溪水,兴奋地说:“妞妞,你们家乡真美!比我在照片上看到的还要美。”
阿米娜也凑到车窗边,指着山间的野花说:“这些花好漂亮,和我们非洲草原上的花不一样,有机会我要把它们画下来,带回肯尼亚给同学们看。”
到了妞妞家,妞妞的爸爸妈妈早就准备好了饭菜。当卡玛和阿米娜第一次吃到饺子时,眼睛都亮了起来。“太好吃了!”卡玛一边吃,一边说,“比我们草原上的烤肉还要香,我以后每天都想吃饺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