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青春手册三部曲 > 第二十一章 山海相逢处,梦想绽新颜

第二十一章 山海相逢处,梦想绽新颜

第二十一章 山海相逢处,梦想绽新颜 (第1/2页)

七月的肯尼亚内罗毕,骄阳似火,却挡不住“中非友谊学校”建设工地的热闹。教学楼的主体结构已经完工,工人们正在忙着铺设地板、安装窗户,远处的操场上,几名当地工匠正用相思木搭建篮球架——那是卡玛和“启智班”的孩子们特意要求的,他们说想和中国朋友一起打篮球,就像在云南宁蒗县看到的那样。
  
  叶菲和王剑站在教学楼的走廊里,手里拿着施工图纸,逐间检查教室的装修情况。“这间教室要作为科学实验室,”叶菲指着墙上的插座说,“一定要确保电路安全,实验台的高度要适合孩子们使用,还有窗户要装防护栏,避免发生意外。”
  
  王剑点点头,在笔记本上记录着:“我已经和施工队沟通过了,他们会在下周完成实验室的设备安装,包括显微镜、烧杯、试管这些基础器材,都是国内企业捐赠的,质量有保障。另外,图书馆的书架也已经运到了,下周就能开始摆放书籍,其中有一半是双语绘本,还有不少关于中国文化和非洲动物的书籍,都是孩子们喜欢的类型。”
  
  两人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欢快的歌声。他们走到窗边一看,只见卡玛、阿米娜带着十几个“启智班”的孩子,手里拿着鲜花和手工编织的挂毯,正朝着工地走来。“叶老师,王老师!”卡玛一边跑,一边挥手,“我们来给工人们送水和水果,还想看看我们的新教室。”
  
  叶菲笑着迎上去,接过孩子们手里的挂毯:“这挂毯真漂亮,是你们自己编的吗?”
  
  阿米娜点点头,脸上满是骄傲:“我们编了一个月,上面有中国的向日葵、非洲的长颈鹿,还有咱们‘启智班’的标志。我们想把它挂在学校的大厅里,让每个来学校的人都能看到。”
  
  孩子们跟着叶菲和王剑走进教学楼,当看到宽敞明亮的教室、崭新的课桌椅时,都兴奋地叫了起来。“这是我们的教室吗?”一个小女孩拉着卡玛的手,眼睛里满是期待,“以后我们就能在这里上英语课、做科学实验了吗?”
  
  “当然可以!”卡玛蹲下来,摸了摸小女孩的头,“等九月开学,妞妞和中国的朋友们也会来这里,和我们一起学习、一起玩游戏。”
  
  孩子们在教室里跑着、笑着,有的坐在课桌上想象着上课的场景,有的趴在窗户边看操场上的篮球架,还有的围在叶菲身边,问她中国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叶菲耐心地回答着孩子们的问题,给他们讲中国的课堂氛围,讲孩子们喜欢的课间游戏,听得孩子们眼睛都亮了起来。
  
  当天下午,叶菲和王剑还邀请了当地的教师和家长代表,一起讨论学校的课程设置和管理方案。“我们计划在‘中非友谊学校’开设语文、数学、英语、科学、艺术等课程,”叶菲拿出一份课程表,“其中英语课会采用‘跨文化游戏化教学’的方式,融入中国和非洲的文化元素;艺术课会教孩子们剪纸、书法、木雕、鼓乐,让他们了解不同国家的艺术形式。另外,我们还会开设‘梦想课’,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梦想,学习如何为实现梦想努力。”
  
  一位家长代表站起来说:“叶老师,我们非常支持你们的课程设置。以前孩子们只能在简陋的教室里上课,没有机会接触这么丰富的课程。现在有了‘中非友谊学校’,孩子们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这对他们的未来太重要了。”
  
  另一位教师也说:“我们会积极配合你们的工作,认真学习‘跨文化游戏化教学’的方法,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快乐的学习环境。”
  
  讨论结束后,夕阳已经西下。叶菲站在教学楼的楼顶,看着远处的草原渐渐被染成金色,心里满是期待。她知道,再过两个月,这里就会充满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就会成为梦想启航的地方。而她和伙伴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这些孩子能拥有更好的未来,让中非友谊能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八月的云南宁蒗县,向日葵田已经进入了盛花期,金灿灿的花盘朝着太阳,像一片金色的海洋。妞妞坐在田埂上,手里拿着一封来自肯尼亚的信,那是卡玛寄来的。
  
  “妞妞,你好!”妞妞轻声读着信,“‘中非友谊学校’快建成了,我们的教室特别漂亮,有崭新的课桌椅,还有大大的窗户,从窗户里能看到草原上的长颈鹿。工人们正在给操场铺草坪,下周就能安装好篮球架了,到时候我们就能一起打篮球了。对了,阿米娜画了一幅画,画的是我们在新学校里和中国朋友一起上课的场景,我把它寄给你,希望你能喜欢。”
  
  妞妞从信封里拿出画,只见画纸上,中国孩子和非洲孩子手拉手坐在教室里,窗外有向日葵和长颈鹿,天空中飘着写着“中非友谊”的气球,画面充满了童真和温暖。妞妞看着画,忍不住笑了起来,她拿出彩笔,在画的旁边添上了几棵槐树——那是北京的市树,她想让这幅画里既有云南的向日葵,又有北京的槐树,还有非洲的长颈鹿,象征着中非友谊的融合。
  
  当天晚上,妞妞给卡玛回了信。她在信里告诉卡玛,自己和卓玛、张强已经准备好了去肯尼亚的行李,带了中国的剪纸、书法作品,还有给“启智班”孩子们的礼物;她还告诉卡玛,自己最近一直在练习英语,想在肯尼亚的课堂上,用流利的英语给孩子们讲中国的故事。
  
  写完信,妞妞把画和信一起放进信封里,又在信封里塞了几颗晒干的向日葵籽——那是从去年收获的向日葵上剥下来的,她想让卡玛把它们种在“中非友谊学校”的向日葵田里,让它们和肯尼亚的向日葵一起生长。
  
  同一时间的北京,念菲和陈默正在忙着准备赴肯尼亚的物资。念菲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摞“跨文化游戏化教学”的教案和教具,有剪纸用的彩纸、书法用的毛笔和宣纸、木雕用的工具和木料,还有鼓乐用的非洲鼓和中国的锣。“这些教具都是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和兴趣准备的,”念菲对陈默说,“比如剪纸课,我们会教孩子们剪中国的福字和非洲的长颈鹿,让他们在动手的过程中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符号。”
  
  陈默则拿着一份“中外青少年交流活动计划”,说:“我们计划在肯尼亚期间,组织中国孩子和非洲孩子一起参观马赛马拉草原、访问当地的村庄、开展‘梦想分享会’,让他们深入了解彼此的生活和文化。另外,我们还联系了当地的媒体,想通过报道让更多人了解‘中非友谊学校’,了解中非青少年的友谊。”
  
  两人正忙碌着,叶菲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名单:“这是参加‘中非友谊学校’开学仪式的嘉宾名单,肯尼亚教育部的代表、当地政府的官员、企业捐赠代表都会参加,还有国内的几位校长和志愿者,他们也想亲眼见证这个重要的时刻。”
  
  “太好了!”念菲和陈默异口同声地说,“有了这么多嘉宾的支持,‘中非友谊学校’一定会发展得更好,更多孩子能受益。”
  
  八月的最后几天,中国赴肯尼亚的交流团陆续出发。妞妞和卓玛、张强坐在飞机上,看着窗外的白云,心里满是激动。“你们说,卡玛和阿米娜会不会在机场等我们?”卓玛兴奋地问,“他们会不会喜欢我们带的礼物?”
  
  “肯定会的!”妞妞笑着说,“卡玛说会带我们去看草原上的日出,阿米娜说会教我们跳非洲传统舞蹈,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见到他们了。”
  
  张强则拿出天文望远镜,说:“我带了天文望远镜的模型,想在肯尼亚的草原上,和卡玛一起看星星,教他认中国的星座。”
  
  飞机飞过山川、飞过海洋,朝着肯尼亚的方向飞去。孩子们的心里,充满了对相聚的期待,充满了对新学校的向往,更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他们知道,这次肯尼亚之行,将会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将会是梦想旅程中重要的一站。
  
  九月的肯尼亚内罗毕,天气格外晴朗,草原上的风带着青草的香气,吹拂着“中非友谊学校”的每一个角落。今天是“中非友谊学校”的开学仪式,校园里张灯结彩,到处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校门口,卡玛和阿米娜带着“启智班”的孩子们,手里拿着鲜花和彩色的气球,正在迎接中国交流团和嘉宾们的到来。当妞妞、卓玛、张强从大巴上下来时,卡玛立刻跑了过去,和他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