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怡红门前开辩论,风骨岂困衣裳间
第75章 怡红门前开辩论,风骨岂困衣裳间 (第1/2页)老秀才被堵得半天说不出话,脸色由红转青,拐杖在青石板上戳得咚咚响。
“强词夺理!简直是强词夺理!”
他身后的白胡子老者立刻附和:
“礼曰男女授受不亲,女子衣裳本为蔽体遮羞,哪能这般露胳膊露腿?这不是轻浮是什么!”
围观的人群渐渐分了派。
穿长衫的念书人大多颔首认同。
而挑担的商贩放下了肩上的担子,买菜的大婶攥着手里的菜篮子,都在底下窃窃私语:
“我瞧那旗袍挺端庄的,比有些大家闺秀穿的绫罗绸缎素净多了。”
“谁说不是呢?”
“这衣裳瞧着怪好,也不露肉,不过就是紧了一些,哪有他们说的那么过分?”
时念笑了,侧身对着巷口的人群扬声道:
“诸位街坊邻居都听明白了?方才老先生说,穿旗袍便是轻浮,失了女子风骨。”
她抬手示意阿福,阿福应了声,麻利地进去准备。
伙计们也手脚勤快,转眼就将望秀阁收拾了出来。
“既然话赶话到了这儿,不如咱们今日就论一论,何为风骨,何为轻浮?”
老秀才一愣,山羊胡颤了颤:“你要做什么?”
时念微微勾唇,声音清亮。
“没什么,不过是开个辩论会罢了,但凡想说话、想论理的,不论男女老少,都能进院里坐下说。”
“今日我怡红院不唱戏,就陪诸位好好说道说道这道理。”
这话像块石头投进滚水,围观的人顿时炸了锅。
梳着双丫髻的卖花姑娘第一个举起手里的花篮子。
“我要进!凭啥女子穿得好看些就是轻浮?”
接着是个敞着衣襟的短打汉子,把肩上的扁担往地上一放。
“我也来!我婆娘上次穿新做的布衫,笑得比春日里的桃花还艳,若是让自家婆娘开心也算失德,那我这男子不做也罢?”
时念:“……”
兄弟,言重了!
最后连盛京书院的几个年轻学子都挤上前,一个白面书生拱手道:
“我们是来听道理的,不算捣乱吧?”
老秀才气得山羊胡都竖了起来,可架不住众人的兴致高涨。
无奈他也被身后几个同来的老者半推半劝,不情不愿地挪进了怡红院。
时念早让人沏好了茶,一碗碗摆在长桌上。
她自己则缓步走到戏台中央:
“今日咱们立个规矩,谁说话都作数,不许骂人,不许动粗,只凭道理说话。”
她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老秀才身上,语气平和:“老先生先请?”
老秀才梗着脖子,拐杖往地上一顿。
“自古女子以贞静为要!《女诫》有云:妇德,不必才明绝异也。”
“连才华都不必出众,何况衣裳?穿得这般花枝招展,不是为了勾人是什么?”
他身后一个留着三缕须的中年秀才立刻接话:
“正是!去年城西张屠户家,他女儿不过穿了件粉色罗裙出门,就被个登徒子尾随了半条街,这不就是轻浮招祸?”
人群里响起低低的议论,几个穿粗布衣裳的妇人面露犹豫,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
显然被这话戳中了藏在心底的顾虑。
时念却不急不缓地走到台前,指尖轻轻叩着桌沿。
“先生说女为悦己者容是勾人,那敢问诸位先生——”
她忽然转身,目光扫过台下穿长衫的学子们。
“你们穿锦缎长衫、戴玉坠玉佩,难道不是为了体面?这难道也算轻浮?”
“女子打扮的好看受到委屈,你们不去责怪那个侵犯的人,反而责怪起女子穿衣不够得体?这是哪来的道理?”
“难道就因为我们女子是女子,你们男子是男子?”
这种受害者有罪论,时念本以为南齐不会有,然而没想到……
终究还是她将这个时代想象的太过美好。
但这也不能全然怪她,毕竟自她穿越而来,这一路算不上顺风顺水,也称得上平静无波。
这才导致她有了错觉,觉得南齐的社会体系和民生意识十分完善。
学子们闻言顿时语塞,一个脸圆圆的白面书生涨红了脸,结结巴巴道:
“我们那是……那是礼仪!是读书人该有的体面!”
“女子穿得合体美观,为何就不是礼仪?”
时念追问:
“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难道淑女就该蓬头垢面、灰头土脸地出现在众人面前?”
她伸手从旁边伙计手里接过浅醉刚绣好的旗袍样稿,高高举过头顶。
“大家都瞧仔细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