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遥远的木星!
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遥远的木星! (第1/2页)虽然制造量子引力模拟激发接受设备的零部件有一部分需要从其他国家进行采购。
不过在验证超光速技术是否可行的基础上,即便是向来效率不高的米国佬,也表现出了还算积极的态度。
金陵,下属航天基地的制造工厂中。
在一座宽敞的厂房里,两台外貌看起来截然不同的实验设备正安静的躺在干净的组装台上。
这正是量子引力模拟激发设备和量子引力模拟接收设备。
前者整体看上去是椭圆形的,竖立起来直径约莫十二米左右,堪比一栋四层楼高的居民楼,人站在下面都只能仰望。
这是量子引力模拟激发设备,由整整1280个大功率超强脉冲激光发射器、遍布内核的超光滑镜面、壳层坍缩-激波制造核心、高精度控制仪、原子钟等等一系列零件构成。
如果是按照设计难度来考虑,它应该设计成圆形,然后将大功率超强脉冲激光发射器部署到球壁上。
但很显然,直径超过十二米的大家伙已然超过了航天飞机的运载能力。
如果不想耗费漫长的时间在太空中进行组装的话,那么在地球上组装好,然后直接运送过去是最简单的方法。
而考虑到航天飞机货舱狭长的形状,所以这种量子引力模拟激发设备最终被设计成了狭长的椭圆形,就像一枚橄榄球一样。
至于这种设备的结构,如果简单的来说,你可以将其看成一种‘新型氢弹’。
是的,氢弹是利用核裂变装置爆炸能量引发氘、氚等轻核的自持聚变反应,瞬时释放巨大能量的核武器。
而量子引力模拟激发设备,核心同样是瞬时释放巨大能量,并能够让内部内置的硅元素进行聚变的装置。
利用小型可控核聚变反应堆提供能源,由1280个大功率超强脉冲激光发射器将高能激光将能量汇聚到最核心的壳层坍缩-激波制造设备上。
在极短的时间内,这股庞大的能量就能在核心中产生远超太阳核心的温度,进而点燃壳层坍缩-激波制造核心内的硅元素,使其燃烧发生光致蜕变,进而产生微弱的引力涟漪,在极小的范围内牵引动恒星自身的时空曲率。
尽管这个范围很小很小,可能连一厘米都还不到。
但对于验证实验所发射的光粒子束来说,却已然是足够了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来说,这种实验用的量子引力模拟激发设备是一次性的。
尽管核心的壳层坍缩-激波制造器很小很小,仅仅只有二十五公分。
但由于硅元素燃烧聚变时产生的超过三十亿设施度的超高温以及各种辐射与高能射线,它会像烟花爆竹一样,在内部的火药爆炸后外层的纸壳被撕扯成成百上千的碎片。
或许在未来他们可能会想办法优化这种设备,制造出非一次性的量子引力模拟激发设备。
但现在,至少在短时间内无论是徐川也好,还是CRHPC机构的其他物理学家们,也想不出比这种‘原始氢弹’更好的方式了。
“这东西,真的能打开时空隧道,让光粒子展开超光速航行吗?”
工厂中,航天局那边的邬远康局长此刻正抬头仰望着堪比一座小山的量子引力模拟激发设备,脸上写满了好奇的神色。
站在他的身旁,徐川轻轻笑了笑,开口道:“理论上来说完全可以,利用可控核聚变反应堆提供能量,通过高功率激光来点燃氘氚燃料,制造聚变能释放,使其在一瞬间达到足够使得硅聚变燃烧的温度。”
“而当硅聚变燃烧牵引动时空的时候,时空曲率在局部区域发生拓扑分裂,形成闭合类时曲线。”
“只要我们抓住这个机会,人工施加一个与对应恒星背景曲率的本征模频率匹配的共振场时,时空曲率会进入临界放大状态,形成可超光速航行的能量拓扑结构。”
“再通过该结构传输一束光粒子”
厂房中,徐川简单的解释了一下量子引力模拟激发设备的原理。不过对于这位航天局的局长来说,虽然不是听得一头雾水,但却也是迷迷糊糊的。
这种夹杂着大量物理名词的理论,对于他来说要理解还是有些太困难了。
不过他也只是下意识好奇的问一下而已,对于超光速航行的验证实验没有半分的质疑。
目光落在面前堪比四层居民楼的庞然大物上,邬远康有些好奇的问道:“听说这玩意的造价高达好几个亿?”
徐川笑着点点头,道:“准确的来说,是3.2亿RMB这还是在大部分的零部件都是咱们国内生产制造的情况下。”
不得不说,前沿物理的实验绝大部分都是烧钱的存在,甚至比烧钱更加的夸张。
3.2亿RMB如果堆在一起浇上汽油,放一把火都至少要烧上数个小时的时间。
然而对于量子引力模拟设备来说,当内部的核心装置被点燃的时候,只需要不到十秒钟的时间,它就会变成一堆废铜烂铁。
前沿物理领域的实验就是这么的费钱。
而对于超光速航行技术的验证实验来说,3.2亿仅仅是一台量子引力模拟设备的制造成本价。
别忘了它还有另一台量子引力模拟设备同样造价不菲,以及在执行该实验的时候,需要耗费掉多少的人力物力了。
而且更关键的是,就连徐川自己都没法保证实验能够一次成功。
因为即便是量子引力模拟设备能够顺利让时空曲率在局部区域发生拓扑分裂,后续的光粒子束投入、传输、接受等等一系列实验流程都是不可预知的。
这中间的每一项过程,都需要实验来收集数据,以对下一次的实验进行步骤优化,或解决问题等等。
按照之前他向上面申请的经费,这项实验的第一批预算是五十亿RMB。
他制造了五组量子引力模拟激发设备和量子引力模拟接受设备。
也就是说,抛开掉其他的航天运力、人力物力,光是核心的设备就花掉了三十二亿RMB。
如果这五组量子引力模拟激发设备都没能成功的话,后续CRHPC机构还会再增加经费开启第二轮的实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