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5章 打蛇打七寸
第1015章 打蛇打七寸 (第1/2页)相隔两天的两场智能驾技术发布会,两家国内知名企业的针锋相对,在业内外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也在两者粉丝群体之间引发了巨大的争论。
双方就技术特点做出全面的对比分析,两者在配件配置方面差不多,但是在算力方面,升级之后的尉来NOP+显然要更高一些,另外就是尉来可以用英伟达的芯片,而菊花则不可以。
对比起来,很多消费者以及吃瓜群众均认为这是尉来的优势所在,消费者以及吃瓜群众有时候就是这么神奇,当面临外部因素之时,大家可以选择支持菊花。
但是到内部竞争之时,他们又能够很客观的分析优劣,而在感知方案以及算法特点方面,在大部分人看来尉来也是要优势明显。
在感知方案这一块儿,尉来采用的视觉与激光雷达与高精地图相结合的方案,跟菊花的纯激光雷达方案相比,要多了一个视觉感知。
而在算法特点方面,菊花强调的是规则驱动,而尉来则是以数据驱动为主,尉来更加注重数据迭代效率,考虑到尉来在新能源汽车销量方面已经有超过百万级别的总销量。
在真实道路数据收集方面还要加上一个自家的高德地图以及国内最大的数据中心之一,消费者是更愿意相信尉来数据处理能力的,规则往往意味着相对刻板一些,而真实的道路数据迭代,往往要更加的符合当下的环境一些。
“在高速场景方面,尉来95%的变道成功率也是要高于菊花的,还有极端天气的抗干扰能力尉来也是要更强一些,你们看看他们放出的这些测试视频还有什么话可说?”
除了在发布会上放出的一些测试视频,在发布会之后,尉来又在官网以及官博等社交渠道上放出了大量针对核心应用场景的测试视频以及数据。
同时汽车之家也放出两者之间的测评对比,在羊城机场高速的实测当中,尉来的NOP平均接管里程156公里,而菊花的ADS为108公里。
在沪市金桥示范区的城区场地试运行当中,菊花的功能受限,而同一路段之下,尉来能够支持红绿灯识别,而在我国特色场景之下,菊花在面对加塞之时的表现是要优于尉来的。
而施工路段则是尉来表现要更好一些,在面对两轮车混行方面,菊花虽然识别率更高,但轨迹预测要更弱些,尉来则刚好相反,避让成功率要更高一些。
而在车企以及用户最为看重的商业价值方面,显然尉来的NOP+全面吊打菊花的ADS,这才是最为致命的。
在搭载车型方面,尉来最多可以做到下放至星河P1这种10万元级别的车型身上,而目前菊花的ADS高阶版本,仅仅只对极狐阿尔法S车型开放,这款车的售价为38.89万起,用户的使用成本明显增加。
另外在买断制的费用方面,尉来也要更便宜一些,而无论是企业还是用户最为关心的数据安全问题方面,菊花的ADS要求数据归属于菊花全权掌控。
这种无论是用户还是车企,在当今注定数据安全的时代都十分的警惕,相反尉来就要开放得多,用户可以选择不共享数据,这让无论是实际购买的用户还是想要与之合作的车企,都要放心不少。
尉来开放的态度,用户用起来放心不少,不至于担心出现事故时车企锁死后台数据,而无法了解实际使用过程当中到底问题出现在哪里,影响理赔。
车企就更用不说了,尉来公布的最新方案也对其他车企开放采购,还提供定制化的服务,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更加开放式的HI模式。
一个要求所有的数据加上解决方案都归于他们,一个可以谈定制化服务,如何选择还用得说吗?
而对于车企来说,菊花全功能一次性释放与尉来分阶段OTA的方式相比,也是后者盈利模式要更高一些,至于两者之间的好处也各有差异。
对于用户来说,菊花一次性释放功能的方式,能够让他们获得更好的体验,虽然贵了一些但实际成本相比起尉来分阶段的方式也高不到哪里去。
而尉来分阶段OTA的方式,对于车企的盈利要更加的有利一些,分阶段的OTA,可以为车企提供更为稳定的现金流,整个2021年,尉来预期对预装的车主进行12次推送更新。
二者在技术短板上也非常的明显,菊花的ADS痛点是对于高精地图的依赖,城市道路更新滞后,沪市部分路段数据已经过期三个月了,遇到压实线车辆时只会直接刹停,而尉来则会模仿人类绕行。
与车企合作的阻力也非常明显,虽然与多家国有车企合作,但广汽,长安等等毫不掩饰对于合作的担忧,数据不掌握在自己手中,车企就失去了灵魂,这是目前车企最害怕的。
也就是赛力斯这种无路可走的小车企,才会选择直接答应菊花的方案,而尉来的技术短板也很明显,那就是依赖于数据的尉来,对于算力的要求非常高,随着数据量的增大,尉来目前的算力肯定还会像上一代一样成为短板。
另外就是激光雷达利用率相对较低,在极端天气的情况下漏洞明显,一旦大雾天气视觉失效,而雷达增强模式又尚未实装,那么就会非常的危险。
“无论是什么样的技术,都有技术短板,尉来并不否认自己的技术短板,但是这些并不影响NOP+的使用,在以后的OTA更新当中,我们也会让技术更加的完善。”
“在2022年,我们会让我们的智能驾驶方案转向于无图化,另外将激光雷达利用率提高到90%。”
“在技术路线上,激光雷达加上视觉融合再加上数据驱动,这将会是全行业的技术共识,单纯的视觉或者激光雷达方案,都有着一定的缺陷。”
这是尉来对于菊花在智能驾驶供应链的第一次反击,尉来拿出了在2021年全方面的碾压技术,以更加开放的态度来推广NOP+系统。
在量产落地速度以及用户体验细节方面,尉来更是优势明显,十月底,尉来对外公布上了NOP+系统将于11月1日凌晨零点时分正式对现有购买用户推送,届时还请用户注意更新时间以及行车安全,在更新时保障车辆处于安全状态。
同时,尉来还对外公布了,截止2021年十月份,尉来NOP的选装率已经达到了75%以上,是目前市场上智能驾驶方案选装率最高的。
相比起阿尔法SHI版的期货,尉来大量量产车的先装,让余大嘴心生不安。
“这么下去,我们的推广进度要受到很大的影响,项目组必须做出回应。”
尉来优势明显,这一点余大嘴一直深知,因此他除了在技术研发方面加快速度之外,更多的还是以舆论的方式来树立起菊花ADS系统的技术优势。
本就是科技型企业,在通信领域菊花一直营造出技术实力断层式第一的形象,进入到汽车行业,大嘴也是通过一直以来的技术形象,极力营造出ADS技术第一的形象。
几个月的大范围饱和式营销,大嘴公开场合的各种碰瓷,ADS的技术形象确实也已经建立起来了,尤其是这次发布会之后,他们的通稿都已经写好了。
遥遥领先,各种遥遥领先,就是余大嘴的营销方式,虽然会引起一部分人的反感,但确实很管用。
然而,仅仅只开心了两天,尉来的技术发布会就来了,而且就连大嘴都不得不承认,尉来新的智能驾驶系统确实是非常的优秀。
余大嘴自己都有这种感觉了,市场的反应就更加的明显了,尉来的智能驾系统要优于菊花的解决方案,逐渐在用户心目当中建立起来。
对于菊花来说,这才是最为致命的。
“紧急启动ADS2.0计划,抽调2012实验室专家,组建特种作战组,我们要在六个月之间跟上尉来的进步。”
作为非常懂营销的高级管理人士,余大嘴非常清楚他营销背后的核心是什么,遥遥领先虽然仅仅只有四个字,但这就是他们的优势所在。
说白了,技术才是他们的核心营销,用遥遥领先的方式来占领用户的心智,让用户在选择产品之时,但凡只要提到技术,就会不自觉的想到菊花。
如今,尉来动摇了他们的营销根基,可以说檀锦程这一招属实是釜底抽薪了,菊花以技术第一来营销,而檀锦程的回击就是技术。
“打蛇打七寸,这小子一点都不简单啊。”
时间紧迫,余大嘴虽然工作繁忙,目前他最为关注的就是鸿图X5的销量,鸿图X5明年上市,必须一炮而红,不然的话对于菊花的汽车业务将是致命的打击。
而HI模式同样是菊花在汽车领域的核心资产,他哪怕再忙也必须对尉来做出回击。
回到深城的余大嘴,紧急召集团队人员开会。
“我们必须要从高精地图直接跳到无图化升级了,跳过高精地图阶段是我们最好的反击方式之一了,我们只有六个月的时间。”
目前来说,对于智能驾驶系统,高精地图与无图化哪一个方案更优已经没有争论了。
高精地图的采集需要极高的成本,传统高精地图需配备激光雷达测绘车,单公里采集成本超过1000元,以全国高速公路30万公里来计算,仅仅采集成本就需要三亿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