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黄眉、金蝉子、传经人
第516章 黄眉、金蝉子、传经人 (第2/2页)他们大多都在灵山手握大权。
其中,多宝道人更是直接为西方教主。
现在的灵山,则是以如来佛祖为首的“半路出家派”掌权,当家做主。
那么未来佛弥勒佛,以及其麾下势力,如大势至菩萨等,则代表的是“本地的和尚”。
其代表的是“西方原嫡系派”,与“半路出家派”隐隐对峙。
如今。
西方灵山,这些“本地的和尚”,其手中的权力,其享受的香火供奉,反而不如这些“外来的和尚”。
人不患寡,而患不均。
此乃人之天性也。
你说,这些本地的和尚,和这些外来的和尚,能玩到一起去吗?
此时此刻。
西方灵山外来的和尚,和西方灵山本地的和尚,双方博弈,如棋逢对手,暗潮汹涌。
自然有爪牙为其首领辩经。
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只见普贤菩萨出列,目光中带着几分审视,似鹰隼般锐利,缓缓开口道:
“大势至菩萨,这黄眉童子虽在弥勒佛座下修行多年。”
“但吾也是‘半路出家’,对其了解尚浅,实在不知其本事品行如何?”
“南赡部洲情况复杂,如龙潭虎穴,传经之事非同小可,关乎我佛门兴衰,不知这黄眉童子可有何过人之处,能担此重任?”
大势至菩萨不慌不忙,双手依旧合十,神色从容,如松柏傲立风雪,答道:
“普贤菩萨,你佛法领悟精深,且对佛门教义有着独特的见解,慧眼独具,自是能明辨贤愚。”
“黄眉机灵聪慧,善于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在弥勒佛座下修行时,黄眉便常协助弥勒佛处理诸多事务,展现出非凡的应变能力和组织才能,如良将统兵,指挥若定,有条不紊。”
“更重要的是,黄眉修行佛法多年,对佛法之领悟,完全不输金蝉子。”
“若他能前往南赡部洲传经,定能凭借其智慧与佛法修为,开山辟路,为我佛法东传开辟道路!”
然而。
此时的观世音菩萨轻蹙蛾眉,心中似有疑云萦绕。
她双手合十,徐徐而言:
“大势至菩萨,黄眉童子虽有其长处,然南赡部洲道门势力,盘根错节,如巨网交织。传经之路,必荆棘满途,险阻重重。”
“黄眉不过还是一个童子,年少气盛,行事或有孟浪之态,恐因一时意气,与道门起衅,坏我佛门传经大计。”
“相较之下,金蝉子年长持重,行事沉稳。”
“吾以为,此事尚需审慎斟酌。”
普贤菩萨亦微微颔首,附和而言:
“观音大士所言极是,深得吾心。”
“传经之事,非沉稳之人不可胜任。”
“黄眉童子虽机灵聪慧,但其年岁尚幼,若贸然前往,恐难以应对诸多复杂局面。”
此时此刻。
弥勒佛嘴角那抹若有若无的笑意,愈发明显。
“普贤……”
弥勒佛微微抬手,示意普贤菩萨稍安勿躁。
而后,弥勒佛缓缓开口,目视如来佛祖,声音洪亮且带着几分慈悲:
“世尊,大势至菩萨所言不虚,确有其理。”
“黄眉这孩子,平日里虽有些调皮捣蛋,但他心地纯善,对佛门也是一片赤诚。”
“且他跟随我修行多年,佛法根基扎实,若能借此机会外出历练,对他自身修行亦是大有裨益,如璞玉经雕琢,方显光华。”
“若他真能完成传经重任,于佛门而言,亦是莫大幸事。”
此时,又有文殊菩萨出列,言道:
“弥勒尊佛,南赡部洲之地,道门盘踞已久,势力根深蒂固。”
“黄眉童子虽有机敏聪慧之名,但其行事或有鲁莽冲动之处。”
“若贸然遣其独往,恐难担此重任,反误我佛门传经大计。”
“依吾之见,当另择德高望重、佛法精深且经验老到之贤才前往,方为万全之策。”
“文殊菩萨……”
大势至菩萨听闻,眉头紧蹙,双手合十,正欲开口反驳。
却见燃灯古佛轻抬眼眸,目光如渊,深邃而威严,扫视殿中诸佛,而后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浑厚,震彻殿宇:
“文殊菩萨所言,不无道理。”
“黄眉童子虽有其长,然传经之事,关乎我佛门万年大计,不可不慎。”
“然大势至菩萨所荐,亦有其可取之处。”
“黄眉童子机敏聪慧,若善加引导,或能成事。”
燃灯古佛微微一顿,目光在文殊菩萨与大势至菩萨之间流转,接着说道:
“吾以为,可令黄眉童子与金蝉子一同前往南赡部洲。”
“金蝉子虽曾有轻慢佛法之过,然其佛性深厚,根基扎实,且历经磨难,心性愈发坚韧。”
“黄眉童子自幼便随弥勒佛听闻佛法,佛法造诣亦是不凡,根基同样扎实稳固。”
“至于其年轻气盛?”
燃灯古佛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笑:
“此非弊病,反倒是年轻人的朝气所在。”
“不气盛,何以为年轻人?”
“去南赡部洲开拓,年轻气盛一些,也未必不是好事,或许更能闯出一片崭新天地。”
“吾以为,金蝉子和黄眉二人当各展所能,以‘传经之成效’为凭,胜出者方能担此重任。”
“如此一来,既能激发二人之潜能,又能确保传经之人选为最合适者,不负吾佛门重托,不负苍生厚望。”
燃灯古佛为灵山的过去佛,才退位,让给如来佛祖。
其就相当于是灵山的“太上皇”,在灵山威望极高。
燃灯古佛此言一出,大殿之内顿时响起阵阵附和之声。
“燃灯古佛所言极是!”
“燃灯古佛高瞻远瞩,所言深合佛理……”
“令二人公平竞争,各展所长,实乃妙策……”
大殿内诸佛皆微微颔首,似觉此法既公平又周全,实乃上上之策。
如来佛祖见势如此。
他目光深邃,思索片刻后,微微点头,言道:
“燃灯古佛所言甚是。”
“传经之事,关乎佛门兴衰,需谨慎行事,却又需大胆用人。”
“如此安排,恰到好处。”
“黄眉与金蝉子,皆为吾西方佛门有潜力之弟子,此次同行竞争,亦是难得之历练。”
文殊菩萨听闻此安排,心中虽仍对黄眉有所担忧,但亦知燃灯古佛之意不可违,当下双手合十,道:
“燃灯古佛此安排,自有其深意。金蝉子和黄眉二人,确有其过人之处,然南赡部洲之险,非同小可。”
“还望二人能相互扶持,莫要因竞争而伤了同门情谊,更不可因私怨而误我佛门大事,否则罪过不小。”
大势至菩萨双手合十,道:
“燃灯古佛明鉴,此安排甚妙。”
“黄眉定会全力以赴,与金蝉子公平竞争,展现其能。”
“若黄眉胜出,还望诸位莫要再有异议,以证佛门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