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分别
第185章 分别 (第1/2页)见到罗锐走来,篝火旁的罗兴亚人纷纷起身离开,只留下阿里和卡里姆两个人。
他俩站起身,卡里姆递给罗锐一块面包,阿里递给罗锐一瓶罐装啤酒。
两个人皮肤黝黑,但眼睛很亮,望着罗锐的眼神显得非常尊敬。
“坐吧。”罗锐接过东西后,坐了下来。
阿里和卡里姆只站着,根本就没坐的意思。
“阿里,你有什么想法吗?”罗锐问他。
阿里笑了笑:“我没想法,您去哪儿我们就去哪儿。”
卡里姆却道:“罗,您能带着我们报仇吗?振兴我们罗兴亚人,杀光……”
他话没说完,阿里赶紧踹了他的一脚。
罗锐眯眼盯着他:“你想说什么?”
卡里姆笑着抓了抓后脑勺:“我没说什么,您别生气。”
罗锐点点头,沉吟道:“罗兴亚人的遭遇,我知道,我现在就给你们两个选择。”
听见这话,阿里和卡里姆互相对视一眼,都紧张了起来。
罗锐继续道:“跟着我们,听我们的话,特别是听江老的话,我不叫你们放下仇恨,我们的祖先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情。
但是在华人的圈子里,你们不能乱来,特别是像今天进攻DKBA那样,不管不顾的去追杀那些人,我不想再看到。
再有,你们要是觉得跟着我们,没法帮你们报仇,那你们就回去。
我知道瓦莱现在的情况,你们回去肯定是送死,但是你们可以分走一部分枪支弹药,自己去建立武装,自己去完成你们想要达成的愿望。
罗兴亚人很苦,我明白,缅北地区没有秩序,法律也是形同虚设,所以,两个选择,你们自己选。
要么跟我们走,要么就留下来。我话说完,你们考虑考虑。”
罗锐站起身,拍了拍阿里的肩膀,看向卡里姆,点了点头:“没有什么比自己活着更很重要。”
罗锐回到蔡晓静身边,江中军等人立即围了过来。
“罗先生,怎么样?”
现在大家伙都知道罗锐不再是警察,也不再称呼他‘罗总。’
“我给他们说了,看他们自己选择。”
何东惋惜道:“两百多罗兴亚人,如果不依靠他们,咱们在掸邦能站稳脚吗?”
“格局小了。”江中军瞪了他一眼。“咱们现在不处理这个问题,到了掸邦会出大乱子的!让你小子多读点历史,你尽知道玩枪。”
“玩枪总比玩女人好吧。”
罗锐招呼道:“行了,大家去休息,看明天早上谈判的怎么样?”
大家离开后,篝火边上只剩下罗锐和蔡晓静。
篝火也渐渐熄灭了,只剩下一簇簇小火苗。
罗锐抬起头,看向远方的天际,佤邦联军依旧枕戈待旦,防御工事后面,武装人员紧紧盯着他们这边,看样子,谈判的并不顺利。
蔡晓静道:“你不去休息吗?”
罗锐摇头:“我再坐一会儿。”
“你现在也脱下制服了,不再是警察,以后怎么打算呢?”
罗锐笑了笑:“不知道小莫总跟我离婚,打算给我分多少钱,要是可以的话,我就养老算了。”
“她说气坏来着,她怎么舍得你。”
“那你呢?”
蔡晓静眨了眨眼:“我什么?”
“没什么。”罗锐低下头来:“你去休息吧。”
蔡晓静站起身:“那行,我回车里了。”
罗锐独自坐在一摊灰烬前,望向缅北的星空。
五月份的天气,闷热潮湿,但夜间还是微微有些凉。
翌日一早,天刚刚亮。
罗锐听见了大型运输机的声音,他赶紧睁开眼,打开车门,跳下车,抬起头一瞧。
还是昨天那辆运输机,不过那三架武装直升机没来。
紧接着,他看见远处的佤邦联军开了一个口子,三辆车远远驶过了过来。
罗兴亚人立即进入了战斗状态,华人也围到了罗锐身边,何东推着轮椅,开口道:“来者不善啊。”
方永辉撇撇嘴:“我们才是来者。”
何东道:“都一样,没差别。”
打头的是一辆武装皮卡,罗锐他们一眼便瞧见,里面坐着佤邦联军的军官。
后面是两辆是越野车,都没有挂旗帜,不知道是来干什么的。
武装皮卡车在他们前方二十米处停下,下来两个军官。
随后,越野车也下来了一群人。
江中军眼尖,马上就认出了其中几个人的身份:“是z国人,我们那边的人。”
其中一个穿着西装、戴着眼镜,提着公文包的男人,带着一男一女向罗锐走来。
“罗总,我是处理这件事情的负责人,我叫杨东。”
“杨先生你好。”
罗锐和他握了握手,并看了看那几个佤邦人,肤色完全不一样。
“咱们找个地方谈一谈?”
“好。”罗锐跟着他来到侧边的荒地。
“罗总,辛苦了,我代表的是……”
罗锐摇了摇手:“别这么说,而且我也不是副总队长了,我现在只是平头老百姓。”
“话是这么说,但您做的事情,对我们在缅北地区影响很深远。这样,我称呼您一声同志。”
这话的份量就很大了,虽然大家随口都是这么称呼,但杨东这话的意义很不一样。
等于是,对于罗锐在缅北做的这些,他不仅承认其贡献,也觉得实属不易,同时也赞成罗锐的做法。
杨东代表的谁,那不用说,罗锐心里是欣慰的,感动的。
“谈的怎么样了?”
杨东推了推眼镜,向他靠拢了两步,开口道:“双方的意思是,卡车上的那些同胞,可以通过他们的机场运送回国。
同时,罗兴亚人不准过去,这是他们的底线。”
罗锐没有问为什么,原因有很多,要说缅垫的民族,那是比什么地方都多。
其中的一些极其复杂的事情,不是他们所理解的。
再说,罗锐带领的这些罗兴亚人已经团结了起来。
他们要是去到佤邦,到底会做出什么事情来,很难说。
罗锐道:“木材厂的这些华人呢?”
“那他们就不管了,可以正常过去。”
木材厂的华人,包括江中军、何东、邱文和他们,总共也就二十几个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