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分别
第185章 分别 (第2/2页)这二十几个人在佤邦联军的眼里,似乎认为掀不起多少风浪。
罗锐沉吟了片刻,问道:“佤邦地区的电诈分子,上头什么意思?”
其实,这个问题已经不该罗锐问了,杨东也可以不回答。
但杨东还是回答了:“他们常年在缅北生活,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所以该怎么着就怎么着。”
这话就很明显了,江中军和何东他们,上头就不管了。
本来也是,这是罗锐他们自发组织的武装,从瓦莱一直到苗瓦底,再到掸邦,都是他们自己的行为,确实和其他人无关。
杨东表达的意思很清楚,这件事情到此为止。
樊邦园区解救的同胞,可以通过他们的机场,或者从老街回去。
罗兴亚人不允许去掸邦。
木材厂的华人自己寻找出路。
但怎么找出路?
罗锐用的是何东的名字,拉起的这些人,也是以他的名义。
只要罗锐一走,上头不管,何东、江中军和邱文和他们只能等着DKBA的追杀。
他们最好的选择就是离开缅垫,跟着罗锐一道回国。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罗锐是预料的。
罗锐道:“给点时间,我们和他说一说。”
“好,我就在车里等着,罗同志,大家都等着你回去呢。”
很明显,杨东对罗锐是有揣测的,现在罗锐不是警察的身份,那就没人能管的了他。
他现在做出的任何决定,不再受限制。
罗锐根本无暇他想,他找到江中军、何东、邱文和等人,把事情详细讲了一遍。
大家都沉默了下来,只有方永辉和蒋峰显得很高兴,毕竟要回去了,谁都不愿意待在一摊烂泥的地方。
何东道:“这和之前说的不一样啊,罗锐,你要是走了,咱们这些人怎么办?”
江中军也是满脸忧愁:“那我们也跟着回国,我也好久没回去看看了。”
何东骂道:“你回去个啥啊,你在川省一个亲人都没有了,连房子都没有,你回去?我们在缅北经营这么久,现在说散就散?”
江中军道:“你晓得个锤子,你必须跟我回国,你不回去,你在这边只有一个下场,那就只有死,你爸都保不住你!”
“不!”何东一扭头:“你们不想做的事情,我去做,我还是得去掸邦,我知道,我爸在那里有一个饮料厂,我就去那儿,谁愿意跟我去,说一声。”
邱文和道:“我在国内也没家了,我跟你去。”
张强和吴小兵也点了点头。
江中军骂了一句:“你们这帮年轻人,想法真的多啊!想要建功立业,想要在缅北当王,他妈的!老子一把年龄了,还陪着你们玩,个狗日的!”
江中军气得骂出了脏话。
但何东不气不恼,他太熟悉这个老家伙了,江中军能骂人,那就答应了。
罗锐叹出一口气:“我会给杨东说,让他保证你们的安全,平安到达老街。”
何东道:“罗锐,我就这么叫你,反正你也不是警察了,你真的不跟我们一起混?老街、勐撒、还有果感这些地方,都是电诈园区啊,这片的华人也最多,只要你跟我们一道,咱们绝对能搞出名堂来!”
江中军冷笑一声:“你扯吧,人家罗先生上千亿的身价,跟你玩过家家的游戏?”
何东撇撇嘴:“那行吧。”
江中军又道:“罗先生,还是你得去给罗兴亚人说,看他们什么意思,别打起来了。”
“行,我去说。”
罗锐点了点头,看向后方的罗兴亚人。
两百多罗兴亚人都站在路边,其中年龄最大的有五十几岁,最年轻只有十几岁。
他们从木材厂一直跟过来,没有他们,可能何东的中华木材厂早就被贾巴给占据了。
更何况解救樊邦园区的同胞,罗兴亚人也是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望着这一大群人,望着他们殷勤期盼的眼神,罗锐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说。
阿里和卡里姆从人群中走出来,来到罗锐的跟前。
阿里道:“罗先生,不用为难,我们会回到瓦莱,跟我们的同胞继续战斗。”
罗锐惊讶道:“你们知道了?”
卡里姆点点头:“来到这里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了,他们不会放我们罗兴亚人过去。
我们罗兴亚人被他们、被DKBA当做臭虫,当做异端,他们恨我们。”
“那你们的打算呢?”
阿里露出坚定的眼神:“回到我们以前的村子里,把我们的田地夺回来。江爷爷教过我们,在华夏历史上,失去的土地,必须拿回来。”
“我不能给你们什么,不过如果你们有需要,可以联系我,我能帮的一定帮你们。”
卡里姆问道:“火箭弹和炮弹我们能带走吗?”
“能,都带上。”
“那太好了,有这些东西,我们就不怕了。”
罗锐抿了抿嘴,再也说不出来任何话。
紧接着,队伍被分割开,罗兴亚人分了几辆车,把武器弹药装上车,然后调转车头,往桥头走去。
大部分都没坐车,边走边回头看。
罗锐、江中军等人把他们送到桥头。
江中军是看着阿里和卡里姆长大的,他唏嘘道:“你俩知道怎么打仗吗?”
阿里点头:“您教过我们。”
江中军点点头,说道:“你俩记不记得木材厂当时伐下的第一棵树?”
“我们知道,旁边不是还种了一棵树吗?我亲眼看见您种下的。”
“那棵树往左走,有一片林子,你们仔细找一找,有很多落叶覆盖的地方,下面有一块木板,你们把木板撬开,里面有两箱子钱,这钱我给你们了。”
何东猛眨眼:“不是,我怎么不知道?”
江中军没搭理他,看向阿里道:“你们把钱拿去,别做其他的,就武装自己,罗兴亚人能不能站起来,就靠你们俩了。”
阿里和卡里姆点头,然后深深的向罗锐和江中军鞠了一躬。
接着,两百多名罗兴亚人背着枪,走过了那座桥。
他们的身影从明亮的阳光中,踏入了桥那头的阴影中。
而在另一头,佤邦联军的防御工事撤掉,哨卡打开,等着十几辆卡车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