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你不出兵,不布武,不招降,只顾玩乐——!!
第173章 你不出兵,不布武,不招降,只顾玩乐——!! (第1/2页)就这样——
朱棣拼了半生,用无数粮草和将士的鲜血换来的战略大势,就这么被活生生浪费掉了。
大明二百年,若要说唯一有机会彻底掌控草原、整合蒙谷的时刻——就在宣德六年!
而明宣宗朱瞻基,却亲手将这局面拱手送还草原群雄。
他既不趁机收服残破的鞑靼,更不扶持其与瓦剌抗衡。
任凭瓦剌击败阿鲁台、整合草原三部,吞并兀良哈、压迫海西女真……
当这一切发生时,朱瞻基却沉迷于斗蟋蟀!
而瓦剌的绰罗斯部,从原本西北角落的一个“野孩子”——
就这样一步步成长为席卷整个蒙谷的草原帝国!
朱棣用生命打造出的战机,被亲孙子一口吐了回去。
若说土木堡之变的锅该扣谁头上,那朱瞻基首当其冲!
不仅白白浪费掉老祖宗的战略成果,甚至还亲手挖坑,把自己儿子给埋了进去!
虽然土木堡惨败,表面上看是朱祁镇听信宦官王振的胡乱指挥,葬送大军,连皇帝自己都被俘虏。
但如果当年朱瞻基把握住那一次战略转折,又怎么会轮到瓦剌强到能南下犯境?
更何况——
在土木堡大战之前,明军早在猫儿庄、鹞儿岭两场前哨战中——
就已被瓦剌骑兵击溃,死伤惨重!
当时的明军,已经完全失去了当年那支铁血劲旅的风采!
仁宣时期,武备废弛,卫所制度形同虚设,战斗力早已严重下滑,几近崩溃。
而瓦剌呢?
早已不再是那个朱棣时代被狂虐的小部落!
在土木堡之变爆发前,瓦剌的疆域几乎不逊色于成吉思汗统一草原时的帝国规模!
此消彼长之下,哪怕朱棣亲自复生,也未必能力挽狂澜!
“所以,瓦剌到底是怎么崛起的?”
朱棣的目光如炬,冷冷扫过朱高炽与朱瞻基。
你们一个是仁宗,一个是宣宗。
一个当了十个月皇帝,虽然时间短,我不怪你;
但朱瞻基!
你在位十年,却连草原上的局势都不曾布置一下?!
瓦剌压境,你毫无作为!
你爹朱高炽再怎么不行,我也不忍苛责;
可你这个“好圣孙”,你斗完蟋蟀就没点脑子想过这天下大势?
当年收服鞑靼、吞并草原的机会,就在你手中!
你不出兵,不布武,不招降,只顾玩乐!
老头子我呕心沥血布下的这盘大棋,被你一口唾弃!
“这笔账,我今天就要和你好好算一算!”
朱棣的语气愈发冰冷,声如闷雷,回荡殿中。
而此刻,被这股压迫感锁住的朱瞻基,额头上冷汗直冒,浑身僵立,哑口无言。
——因为他知道,爷爷说得没错,一句都没错。
等朱棣把话说完,他的战略思路已然一目了然。
在永乐年间,因后勤供应受限,朱棣果断作出调整,主动将战线向南收缩。
为了弥补防线内移的空缺,他在战术上采取更为积极的姿态。
他施行“扶弱制强”的策略,先后两度深入漠北,迫使瓦剌与鞑靼屈服于明廷的名义统治。
而到了永乐末期,由于鞑靼首领阿鲁台愈发不服从号令,朱棣决意根除这个长期隐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