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冬日里的微光与新程
第九章 冬日里的微光与新程 (第2/2页)陈默看着念菲眼里的光,心里忽然变得格外坚定。他想起在贵州村寨里,孩子们围着他问“外交官是不是能去很多国家”“能不能帮我们带外面的书回来”,那些纯真的问题,成了他追逐梦想的动力。“等我当上外交官,第一个想做的就是推动教育公益合作,”陈默的声音里满是憧憬,“比如联系国外的公益组织,给山区学校捐赠图书和设备,或者组织中外学生开展交流活动,让孩子们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念菲笑着点头,从包里拿出一张照片递给陈默——那是上次在贵州高铁站,三人一起拍的合影。照片里,阳光落在他们脸上,笑容格外灿烂。“把这张照片带去考试吧,”念菲轻声说,“就当是我们在给你加油。”
柏林的冬天,夜色来得格外早。王剑坐在办公室里,面前的电脑屏幕上显示着在线教育产品的后台数据——上线一个月,下载量突破了五万,用户覆盖了全国二十多个省份,甚至还有海外华人家长留言,希望能增加双语教学内容。
“王总,这是本周的用户反馈报告,”助理安娜抱着平板电脑走进来,语气里带着几分兴奋,“有90%的家长表示对‘家长监督’功能满意,85%的教师认为‘互动配画’功能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家长建议,希望能增加‘亲子共读’模块,让家长能和孩子一起学习。”
王剑接过平板电脑,仔细翻看着用户反馈。看到“亲子共读”的建议时,他眼前一亮——之前开发产品时,他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需求,却忽略了家长在教育中的参与感。“这个建议很好,”王剑抬头看向安娜,“你立刻组织产品团队开会,讨论‘亲子共读’模块的设计方案。可以加入睡前故事、亲子游戏等内容,让家长和孩子在互动中学习,比如家长读英文故事,孩子跟着模仿发音,系统还能给出发音评分。”
安娜点点头,刚要转身,王剑又补充道:“对了,记得在模块里加入‘成长记录’功能,家长可以上传孩子的学习视频和画作,生成电子相册,这样家长就能随时回顾孩子的成长过程。”
等安娜离开后,王剑拿起手机,点开和叶菲的聊天框。他想跟她分享产品的好消息,却看到叶菲半小时前发的消息:“云南宁蒗县希望小学的‘启智班’审核通过了,校长说孩子们听说有新的课程和图书,都激动得睡不着觉。”下面还附了一张照片,照片里,孩子们围着校长,手里举着写有“谢谢公益基金”的纸牌,冻得通红的脸上满是笑容。
王剑看着照片,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他手指在屏幕上敲击,回复道:“等我忙完这阵子,就跟你一起去宁蒗县看看,咱们给孩子们带些新的学习设备,再陪他们上几节课。对了,产品团队准备开发‘亲子共读’模块,到时候可以先在‘启智班’试点,让山区家长也能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
消息刚发出去,叶菲就回复了:“好啊!我跟校长说一声,让他们提前准备好教室的设备。对了,念菲说她下周要带学生去社区做英语公益课,教社区里的老人说简单的英语,比如购物、问路用到的句子,你要是有空,也可以远程给孩子们指导指导。”
王剑笑着回复“没问题”,心里满是幸福。他知道,虽然自己和家人隔着千山万水,但他们的心始终连在一起,在各自的领域里,为着同一个目标努力——让更多人感受到教育的温暖,让更多梦想有机会发芽。
晚上,王剑召开产品团队会议。会议室里,大家围着会议桌坐在一起,屏幕上投影着“亲子共读”模块的设计草图。“我们可以把模块分成三个部分,”产品经理马克指着屏幕,“第一部分是‘睡前故事库’,收录不同主题的中英文故事,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选择;第二部分是‘亲子游戏’,设计一些简单的英语互动游戏,比如‘单词接龙’‘猜谜语’;第三部分是‘成长记录’,自动保存孩子的学习轨迹和作品。”
“我觉得还可以加入‘公益联动’环节,”王剑忽然开口,“比如用户每完成一次亲子共读,我们就捐赠一元钱给山区公益教育,让家长和孩子在学习的同时,也能参与公益,培养孩子的爱心。”
会议室里顿时响起掌声,汤姆立刻说道:“这个想法好!我们可以在后台设置捐赠计数器,实时显示捐赠金额和用途,让用户看到自己的行动在帮助山区孩子,这样能提高用户的参与感。”
莉娜也补充道:“我们还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发起‘亲子共读公益挑战’,邀请家长分享亲子共读的视频,点赞量高的可以获得公益证书和产品周边,这样既能推广产品,又能扩大公益影响力。”
会议一直开到深夜,大家讨论得格外热烈,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对未来的憧憬。等会议结束,王剑走出办公楼,柏林的街头已经积了薄薄一层雪,路灯的光落在雪地上,像撒了一层碎银。他拿出手机,给叶菲打了视频电话,屏幕里立刻出现了叶菲温柔的笑脸。
“还在忙吗?”叶菲的声音带着几分关切,“我看你那边天都黑透了,记得早点休息,别太累了。”
王剑靠在路灯下,看着屏幕里的妻子,心里满是暖意:“刚开完会,跟团队定了‘亲子共读’模块的方案,还加入了公益联动环节,用户每完成一次共读,我们就给山区捐一元钱。”
“这个主意太棒了!”叶菲的眼睛亮了起来,“我明天就跟公益基金的团队说,让他们准备好接收捐赠,咱们一起把这笔钱用在刀刃上,给山区孩子买更多的图书和文具。”
屏幕里,叶菲身后的书房亮着灯,书桌上还摆着没整理完的公益资料。王剑看着她认真的样子,忽然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等产品的‘亲子共读’模块上线,咱们也一起参与公益挑战,”王剑笑着说,“到时候我读英文故事,你和念菲跟着学,咱们也当一回‘学生’。”
叶菲忍不住笑了起来,眼角的细纹里满是幸福:“好啊!不过你读故事的时候可得慢点开,我这英语水平,可跟不上你的语速。”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直到叶菲催着王剑去休息,才依依不舍地挂了电话。王剑站在街头,看着手机屏幕里的合影,心里忽然想起了念菲说过的话:“教育就是传递爱和希望。”他知道,他们一家人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把这份爱和希望传递给更多人,就像冬日里的微光,虽然微弱,却能照亮前行的路。
春节越来越近,北京的街头渐渐有了年味。念菲带着学生们在社区活动中心开展英语公益课,活动室里挤满了老人,他们手里拿着念菲打印的英语单词卡,认真地跟着念:“apple——苹果,banana——香蕉。”
“张奶奶,您发音真标准!”念菲走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身边,笑着竖起大拇指,“您看,‘购物’这个词,‘shopping’,咱们逛街的时候就能用,比如‘我去shopping’,就是‘我去购物’的意思。”
张奶奶笑着点头,手里的笔在单词卡上画着圈:“以前总怕跟外国游客说话,现在学了这些单词,以后在公园遇到外国朋友,也能跟他们打个招呼了。”
活动结束后,一位拄着拐杖的老爷爷拉着念菲的手,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布包,里面装着几颗糖:“姑娘,谢谢你教我们学英语,这是我孙子从国外带回来的糖,你尝尝。”
念菲接过糖,心里暖暖的:“爷爷,谢谢您!糖我收下了,但您不用这么客气,能教您学英语,我也特别开心。”
老爷爷笑着说:“我孙子在国外读书,以前他打电话回来,说英语我都听不懂,现在学了这些单词,下次他说‘Imissyou’,我就知道是‘我想你’了,还能跟他说‘metoo’呢!”
念菲看着老爷爷开心的样子,忽然明白,教育从来都不分年龄,无论是山区的孩子,还是社区的老人,都有着对知识的渴望,而她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力量,帮他们点亮心中的那盏灯。
回到家时,叶菲正在厨房里忙碌,空气中飘着红烧肉的香味。陈默也在,正坐在客厅里帮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