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章 元制是最适合大航海时代的政体
156章 元制是最适合大航海时代的政体 (第2/2页)“单论木头,我们倒是不缺,因为现在我们也在开发罗斯地区,不缺这东西。”郭康想了想,说道:“至于铁器,还是和之前一样,有多少我们就要多少。还有棉花和布料,也可以开始合作了。”
“说起来,我这边之前一直在闭关抗疫,还不清楚你们的进展。”他想到之前孙十万好像确实说过这个话题,便好奇道:“这几个进展如何?满剌加以西也有不少海岛,你们能控制住么?”
“那些都是小地方,暂时不用管。”张二郎摆摆手,依旧笑着说:“我们目前已经控制了榜葛剌国的局势,那边比海上的岛屿可富多了。”
“啊?那边距离爪哇可不近啊,你们能维持得住占领么?”突然听到这个消息,郭康一时有些惊讶。
“我们不需要维持太多军队,所以压力不算大。”张二郎说:“榜葛剌国实力弱小,我们之前就很清楚了。因此,孙家牵头,只出动了五条船,组织了一千人,就出发了。”
“之前,我们买通了当地的贵族,因此知道那边的虚实。开战之后,榜葛剌国王集结了一万多人的军队,号称‘无穷无尽’,向南行进,而我们连他们的路线都很清楚。”
“于是,我方集中了孙氏家丁八百人,趁夜袭击敌人营地。榜葛剌人大败溃散,国王也在乱军中被杀。”
他说完,看向郭康。而郭康还没反应过来,见他停下来已经有一阵,才意识到已经说完了。
“就,就这样了?”虽然知道对方军力很弱,但他还是有些意外地问:“这就结束了?”
“呃……是啊。”张二郎奇怪地看了他一样,不太理解他惊讶什么:“榜葛剌的宫廷大臣和各地头人,都望风而降,局势很快被我们平定下来。后续的,也都是些行政和商业的事情了。”
“我是以为,他们那个国家,规模还算不小,应该需要更长时间和更多兵力呢。”郭康回答:“《旧唐书》说的东天竺,就是他们吧。不管怎么说,也是个地方数千里、城邑数百座的大国了。”
“而且,天竺那个地方,虽然征服起来方便,统治却很困难。尽管大家都经常忽略他们,但天竺的文化却同样十分悠久,几千年来几乎没有断代过,因此底蕴异常丰厚,基础也十分牢固。而且,他们的政治体系还非常松散,国王自己都未必管得住几个人。想要管理这里,恐怕得长期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才能移风易俗,建立稳定秩序,进而维持住有效的统治吧。说难听点,这地方看着富饶,但实际上跟个粪坑一样,麻烦还难以教化。管理起来,恐怕没有这么容易吧。”
“啊?管这些干什么。”张二郎睁大眼睛,随后反应过来,笑着摇摇头:“您想的太多了。我们只需要沿用大元建制,设立行省,安排达鲁花赤和一部分驻军,也就足够了。”
“我们需要的,只是让这些头人,把赋税交上来。当然,他们最好听我们的安排,进行耕种和生产。不过,对他们来说,这也不是坏事。因为我们安排他们种植的东西,肯定比他们原本的那些价值更高。对于双方,是个共赢的事情。等他们体会到这一点,还得支持我大元呢。”
“至于其他的事情,都没有什么必要。他们是何种风俗,是干净还是粪坑,我们才懒得管。”他摇摇头,说道:“我们的驻军,也只需要能够干掉那些跳出来造反的头人,就可以了。按以往的经验,这个难度其实很低,因为肯定有其他头人和他们有仇,回来帮我们的。何况天竺人一贯老实本分,几乎没有敢造反的。所以,统治那里的难度并不高,连驻军军费这些,都用不了太多的。”
“这些事情,您不用担心,我们早就有数了。您告诉我们,今后什么出产会比较重要,需求量会随着您这些器械的普及而增加,就足够了。”他告诉郭康:“其他的,我们大元自有办法。”
“好的……”
郭康想了想,发现在这个时代搞航海扩张,大元的制度似乎真的是最合适的了。这下,他也没法说什么,索性先应了下来。
两人接着又谈了些具体的事情。张二郎带来的那些商人,都是听说这里的瘟疫被成功遏制,各项工程继续展开,认定会有众多新商机,才匆匆赶来的。他们又拉着郭康问这问那,咨询了一大堆问题。
等回答完,也已经到了吃饭的时候。郭康想要设宴招待他们,但张二郎说,这边的菜,很多人还没有吃惯,他们商团自己带了厨师,也准备好了食材,一定要请郭康去尝尝。
郭康客气了几句,奈何这些人都是腰缠万贯的巨贾,谈的投资数目实在有点太高,不得不多给他们面子,答应了下来……
走到门口,发现这里不知为什么,又聚集了一群猫。这次,不止是冲着郭康,还弓起背朝众人哈气,甚至开始往人群这里乱窜。
“又搞什么啊?”郭康也很生气。
眼见这回这么大的生意,都要来搞事,他也有点急了。手边一时没家伙,他就从袖子里抽出刚才元商们送的电线,追着那些猫一阵乱挥。
商人们没见过这个场面,一时间都在四散乱跑,场面一片狼藉。费了一番功夫,郭康才把这些猫都赶走。众人赶紧上了车,去商团的驻地那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