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章 大航海向我走来了
157章 大航海向我走来了 (第1/2页)和爪哇商团的初步谈判,就持续了两天。达成了初步协定之后,郭康又派遣手下官吏,去和他们商谈具体细节。
他的助手们对此都很兴奋。爪哇商人这次来访,带来了大量的东方商品,包括珍贵的铁锅、丝绸、白糖、茶叶、香料……如此种种,不一而足。船队规模之大,让这边最大的图尔港,都停不下,得分流去苏伊士港乃至更南的延布港。当地人对此震撼不已,连码头的驼队头领和书吏,都在给郭康的报告里说,从来没见过这么巨大的船队。
这些商品,在地中海市场,是字面意义上的价值连城,毕竟国王们出售城市,一般也就几万到十几万金币的开价。郭康现在手里的资金,大概只够买一个零头的。
不过,孙十万托商团带了亲笔信,说可以给郭康赊账,而且也不用急着还。按他的说法,生意做到他这个地步之后,再回头看待“钱”这个东西,就已经可以看得比较透彻了。
金钱说到底,只是一种用来兑换其他东西的中介——按照经验,要是能保持信誉,把它换成纸都可以。因此,相对于那些单纯只是金光闪闪、比较好看的贵金属坨坨,和账本上的各种数字,他更关注钱能换来的那些具体的东西。
大秦国开凿水道的事情,他们一早就知道,还提供了不少支持,就是意识到了其中的重要性。如今,他们最想要的,也是这些东西。不过他做了半辈子生意,知道这种场合,吃相不能太难看,得和本地分销商相处融洽才行。因此,也就不准备继续挤压当地和意大利商人。相反,他希望大家合作起来,争取一个多赢的局面。
目前他最关注的,就是当地贸易便利性的问题。他希望,大秦官府能趁着这个机会,进一步明确制度,裁撤那些苛捐杂税,给商业提供更多的支持。另外,还希望能够允许他们,在埃及和努比亚进行经营,并且保证更多的物资采购份额,尤其是粮食、棉花、甘蔗等大宗农产品。
对此,郭康觉得都可以接受。实际上,他自己也在不断推动改革——原因无他,主要是之前马穆鲁克的制度,实在是太逆天了。
马穆鲁克当政的时候,税制和商业管理,可以说完全是一塌糊涂,甚至都不如没有管理。苏丹和埃米尔们并不懂如何经营商业,只知道缺钱了就加税。商人除了海关的关税,还要交商铺的税收、各个货物的专门税收,等等。有些税收干脆直接就叫“保护税”,用来豁免官方的劫掠行为。
到了战时,还会有各种临时税收,乃至强买强卖的事情。而且,马穆鲁克的管理能力还特别贫弱,导致很多时候光收钱,却无法提供对应的公共服务。
原本,从地中海到红海和印度洋,有两条主要路线。一条是从亚历山大和达米埃塔等港口,顺着尼罗河到达开罗,然后东进抵达西奈半岛,从苏伊士港或者图尔港进入红海;另一条是从开罗沿着尼罗河往南,最远可以直达第一瀑布旁的阿斯旺。一部分商队会继续南下,越过边界,进入努比亚和阿比西尼亚;一部分则会从卢克索旁边的库斯港上岸,通过驼队穿过一段沙漠,抵达红海西岸的几座港口。
理论上,第二条线路虽然远,但是位置却是更好的。这条商路能把地中海、红海、埃及和东非都连接起来,因此拥有规模巨大的货物流通量。东非高原上的物产,乃至整个非洲的朝圣者,也都可以通过这条路径,进入红海。虽然这边的港口质量不如东岸,但胜在历史悠久,规模庞大,因此也有自己的优势。
然而,马穆鲁克却不善经营,导致商路上秩序败坏。上埃及频繁遭遇旱灾和瘟疫,马穆鲁克完全无力救灾,也没有心思去维持秩序。流民和沿途的贝都因部落,又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匪帮,四处劫掠;港口的官吏也贪赃枉法,动辄敲诈勒索。因为频繁的内乱,马穆鲁克的实际控制区也日渐萎缩,丢失了第一瀑布以南的几乎所有区域。
历代苏丹推行了多次改革,都没有成功。他们也组织了几次南征,试图驱赶那里盘踞的游牧民,恢复苏丹地区,尤其是红海西岸的阿伊扎布、萨瓦金等重要港口的统治。但是,这些征伐也都浅尝辄止。不但没能开疆拓土,反而连阿斯旺周边都丢掉了。
这条商路日渐荒废,第一条也没有好哪去。马穆鲁克们经常一拍脑袋,就搞出一些迷惑的政策,导致商人在条件允许时,都宁可绕着他们走。
大部分马穆鲁克都是些思路简单、行为粗暴的职业武人。他们的生存方式,基本可以概括为“除了土地什么都没有,除了砍人什么都不会”。中下层的马穆鲁克,可以用以维持开销的收入,普遍只有自己封地,而且往往不是自己经营,只是承包给包税人。而包税人往往尽自己所能,吞掉更大的部分,导致马穆鲁克得到的更少了。
在这个时代,马穆鲁克自己根本没有靠谱的统计。不过,后世拿破仑攻入埃及之后,对当地马穆鲁克政权的财务状况进行了摸排清查,留下了一些数据。
按照传统,埃及的人口也按照信仰和地位等因素,被分为若干个社区。其中,信仰天方教的本地农民,被称为“费拉”;信仰当地十字教教派的,被归为“科普特人”。统治者更信任异教徒,因此,包税工作和很多行政职务,主要都是科普特人来担任。
借助这个便利,科普特人形成了秘密社团,勾结起来牟利。“费拉”缴纳的实物税额度,是他们自己定下来的;在支付和兑换钱币的时候,“费拉”手里的小额铜币值多少钱,也是他们说了算。此外,科普特人还控制了地方经费的流向,并且掌握了编订税册、确定所有者实际税负的权力。为了尽量减轻身上的税收负担,获得更多优惠,费拉必须向科普特人行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